綜合外媒報導,牧師Joshua Mhlakela的預言時間正值猶太新年「吹角節」(Rosh Hashanah),長期以來在某些基督教派中,吹角節與世界末日傳說有象徵性連結。社群網路的快速傳播,使部分信徒開始採取實際行動,導致財務及生活出現影響。
而「#RaptureTok」在TikTok上爆紅,多支影片、講道和討論快速擴散。影片顯示,有人因此辭去工作,甚至考慮出售房產與汽車或提早領取退休金。雖多數案例仍屬於社群流傳,但這種行為模式與2011年美國傳教士Harold Camping 的末日預言案例相似,部分信徒當年也曾變賣家產、離家避世。
根據基督教末世論,「被提」指耶穌再臨時,亡者復活並升天,活人也將與基督相會,身體升華為不朽。歷史上,包括 William Miller 與 Harold Camping 等多位傳教士,曾多次預告具體日期,均未實現,被稱為「大失望(Great Disappointments)」。值得注意的是,「被提」概念起源於19世紀,並未被所有基督教派接受。
多位神學專家與基督教領袖指出,這類末日預言多基於星象解讀、數字玄學或個人異象,缺乏嚴謹神學依據。新約《馬太福音》24章36節亦提到,「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惟有父知道」,提醒信徒不要過度依賴具體日期的預測。
★《鏡週刊》關心您,民俗說法僅供參考,切勿過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