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8 15:26 臺北時間

災民被要求迴避? 蕭美琴列3點澄清:團結互助才能克服難關

mm-logo
時事
蕭美琴近日前往光復勘災,今天po文提到在這個時間點以解決問題為優先,「團結互助,才能克服難關」。(鏡新聞提供)
蕭美琴近日前往光復勘災,今天po文提到在這個時間點以解決問題為優先,「團結互助,才能克服難關」。(鏡新聞提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日前因外圍環流強降雨,導致壩頂溢流,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等人都前往光復勘災,不過近日網路流傳一段電視台影片,有災民提到蕭美琴在勘災去鄉公所開會,災民因此被要求迴避。對此,蕭美琴今(28)日po文列出3點澄清,強調沒有要求災民迴避或移地,她希望各界以同理心,在這個時間點以解決問題為優先,「團結互助,才能克服難關」。
近日網路流傳一段電視台的影片,有災民不滿提到,蕭美琴副總統要來開會,所以他們要求到3樓避開,「要讓她看到我們現在的樣子,為什麼避開?避開什麼?」這段畫面在網路上引起熱議。
蕭美琴今於臉書po出3點澄清此事,首先,她到花蓮勘災,為把握時間並瞭解地方救災情形,曾至光復鄉公所外停車場向鄉長詢問關心,因鄉長反應公所自身受損嚴重,影響運作,於是到門口瞭解內部泥沙淤積情形,並未進去或要求使用會議室開會。勘災期間相關協調會議,包括昨(27)日邀請中央和地方官員民代一起坐下來協調,都在中央前進協調所進行。
蕭美琴還強調,她到地方勘災,都以救人優先、災民優先為原則,避免行程干擾到救災。而為了掌握救災需求並協助關懷,無論是到收容中心或其他地點,也願傾聽災民意見,「沒有要求災民迴避或移地」。
最後,蕭美琴表示,此時災民生命財產損失嚴重,相關心情抒發我們都能體會與理解,也盼積極透過政策以及資源的有效媒合,緩解災民的不便與痛苦。「但是媒體進行相關報導和傳播,應以事實為基礎並進行查證;如果相關報導被斷章取義和扭曲,造成社會對政府誤解和對立,無助協助災民生活復原」。她呼籲各界以同理心,在這個時間點以解決問題為優先,「團結互助,才能克服難關」。
更新時間|2025.09.28 15:3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