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8 13:09 臺北時間

中央社百年醜聞! 董事長李永得揭謝幸恩「雙面記者」內幕:離開反而是幫助

mm-logo
時事
中央社董事長李永得8日在網路節目上,提及謝幸恩事件是中央社百年醜聞。(翻攝YouTube頻道「台灣青一色」)
中央社董事長李永得8日在網路節目上,提及謝幸恩事件是中央社百年醜聞。(翻攝YouTube頻道「台灣青一色」)
中央社董事長李永得今(8)日接受網路節目《台灣青一色》專訪,首度正面談論前記者謝幸恩化名「蕭依依」發稿案。他坦言,這起事件堪稱中央社百年來最嚴重的醜聞,嚴重損害新聞信任與公信力,「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彌補」。
李永得指出,事件曝光後,中央社立即成立調查小組約談謝幸恩,追查她進社後是否仍以「蕭依依」名義持續在《民報》發稿。約談時謝多次否認,但後續掌握到簡訊證據與關鍵證人證詞,證實她入社後仍以化名行使新聞採訪。李永得強調,這是中央社決定提告的關鍵原因。
根據本刊取得的資料,謝幸恩長期以兩種身份活動。她曾以「蕭依依」名義向立委林楚茵傳簡訊,詢問有關網軍群組議題,一年半後又用相同門號自稱中央社記者謝幸恩,再次發出採訪訊息。此舉讓林楚茵察覺異常,進而成為揭露事件的重要證據。
李永得表示,謝幸恩在中央社期間發稿量頗高,主管也肯定她的能力,直屬長官甚至連年給予甲等考績,「但這樣的行為破壞了新聞界最重要的信任」。他強調,中央社不追求聳動標題,始終堅持客觀報導,但這起事件卻動搖了社內同仁的信心,「這樣的損失,比任何人事異動都嚴重」。
對於外界如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稱「謝幸恩的離開是中央社的損失」一說,李永得回應:「中央社的損失正是她的行為造成的,她離開反而是幫助。」目前中央社內部調查仍持續進行,民事求償已委任律師處理,預計下週將公布完整調查結果。
★《鏡週刊》提醒您,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均應推定為無罪。
更新時間|2025.10.08 13:0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