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看在外商科技公司工作好像很光鮮亮麗,其實每年都有被裁員的恐懼…」,38歲的勳仔在知名美商科技公司擔任晶片工程師,他坦言,越靠近不惑之年,中年危機感越強;「我訂了一個目標,40歲前要達到財務自由,這樣才有底氣,可以拿回人生的掌控權。」
達人理財/怕被裁員逼出財商力 工程師靠期權助攻資產滾6倍

38歲的勳仔是知名外商工程師,接近不惑之年,職場危機感更加深;為了讓自己從容有底氣,他規劃40歲前要存到足夠退休金。近3年,他利用期權滾動式策略,讓資產穩穩長大,不但打破一般人對期權商品刻板印象,也讓自己看到不同風景,提早拿回人生掌控權。

一般人很難想像,具有雄厚學經歷背景的外商工程師,也會擔心工作不保?「公司曾在除夕當天宣布裁員,隔壁部門一夕間解散,這在矽谷很常見。但只要待過外商公司,又很難再回到本土企業工作。」勳仔不想被公司宰制,所以積極學投資,40歲前已達陣自己訂下的目標,且練就一套穩健「收租」的現金流滾動術。
說起勳仔的投資歷程,與職涯發展密不可分,主要有三階段變化;而他從大二開始存金融股,到現在進階透過期貨、選擇權進行滾動式投資,近6年他的資產成長高達600%,令人欣羨。

階段一:三十歲以前
瞄準金融傳產 存股領息
「爸媽理財觀念保守,受家庭教育影響,我的投資起手式是從存兆豐金開始;後來陸續投資統一超、中華電,都是營運穩定的龍頭公司,每年穩穩領息。」勳仔說,進入職場前5年,主要以金融、傳產存股為主,只領股息、不做價差。後來對財報產生興趣,自己做研究,還挖到幾檔冷門優質存股標的。
像是電子零組件製造廠敦吉、門鎖大廠福興、資訊系統整合商敦陽科、銀行信託系統龍頭中菲,以及保全業龍頭中保科。「其實我很喜歡這些冷門定存股,評斷標準除了財務體質健全外,最重要是公司能將利潤分享給股東,創造現金流的能力極穩定。」

階段二:職涯忙碌期
市值型ETF 只進不出
隨著工作資歷累積,30歲之後,勳仔進入職涯最忙碌階段,此時不像先前有時間、餘力可自行研究財報,挑到乏人問津的冷門好股。
為專注本業,他將個股全部轉成ETF,且以0050(元大台灣50)及006208(富邦台50)為主;有錢就買,不看價位進場,遇大跌則會再加碼,過程中只進不出,目的就是為了完整參與大盤表現。
勳仔說:「利用指數投資,可獲得大盤平均報酬,且抵禦通膨綽綽有餘,又能省下不少心力,是很不錯的選擇。」但他話鋒一轉,「以投資全市場觀點來看,真正能完全投資在台股指數的商品,其實是台指期,也是我最推薦的指數投資法。」

階段三:三十五歲後
期權滾動策略 提高勝率
他解釋,0050是追蹤市值最大50家公司,仍有許多中小型股未被納入。另外,對高資產族群來說,參與配息結果可能使所得稅率級距往上跳一階,加上二代健保需額外課稅,「ETF因此不再是最好選擇。」
近3年勳仔轉向期貨選擇權,「持有台指期合約才是完整地參與加權指數,不論大型權值股或中小型股都涵蓋在內。再搭配台指選擇權,就有更多不同策略,不論是避險或創造現金流,都可提高勝率。」
他舉例,若目前加權指數是25000點,以小台持有加權指數,契約價值為125萬元(25,000×50)。「開2倍槓桿保證金為62.5萬元(125/2);接著利用選擇權賣方策略,透過三步驟達到滾動循環、創造穩定現金流效果。」

第一步,因手上還沒有小台倉位,所以每週三、週選擇權合約出來,就在目前價格(25000點)往下500點位置,賣一個跨距500點的put垂直價值單(sell put 24,500加 buy put 24,000),只要大盤不跌破24500點,即可收取30點權利金。到下週三週選結算,假設大盤不幸跌到24400點,代表垂直價差單被穿價100點,這時買進一口小台,成本是24400點位,但因先前put垂直價差單有100點虧損,所以成本要用24500計算。
第二步,由於小台已建倉,於是反向在現貨價向上500點位置,賣出跨距的call垂直價差單(sell call 24,900加buy call 25,400),並收30點權利金。
第三步,一週後若大盤反彈回到25000點,這時call垂直價差單也會被穿價,吃到100點虧損;此時再把小台平倉可賺到500點(25,000-24,500)。總獲利計算,即put垂直價差單30點權利金,加上call垂直價差單30點權利金及小台價差500點,扣除call垂直價差100點虧損,等於賺到460點、23000元(460×50)。以62.5萬元保證金來看,短短2週報酬率可達3.68%。

累積財商 嚴控槓桿
一位期權交易資歷逾15年的已退休醫師,在網路上看到勳仔分享這套「滾動收租策略」,眼睛一亮,主動約他喝咖啡,「看得懂這套交易策略的散戶,大概不超過2成,我自己實驗了3個月,發現這套就是真理!有聽過擲筊50次,50次都聖筊的情況嗎?這套策略就是這樣!」他斬釘截鐵地說。
勳仔的同事投資資歷超過10年,他坦言:「以前懵懂會跟風買高股息產品,後來發現阿勳的投資績效好又能節稅,就深入了解,經他解說後,便利用這套方式、期貨無限轉倉及選擇權價外sell put,在震盪行情下穩穩收取權利金,且大跌崩盤時,也能勇敢照策略買進,績效果然明顯提升許多。」
從金融存股族到期權策略交易,勳仔投資風格丕變。「期貨選擇權是非常好用的投資工具,絕非投機代名詞;曾經我也非常排斥期權,後來累積足夠知識及財商,才能駕馭。重點是願意相信指數長期向上,且須嚴控槓桿倍數,只要掌握好這二件事,對高所得族來說,是相當理想的現金流策略。」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