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18:45 臺北時間

台北畫刊/師大生活圈人行環境變身

mm-logo
台北畫刊/師大生活圈人行環境變身
為打造人行友善的城市,台北市政府推動「台北交通安心行」計畫,改善用路人之通行環境。計畫秉持「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翻轉過往「以車為先」的觀念,針對行人通行空間不足、人行鋪面不平整及人車爭道等問題,積極推動多項改善工程,讓安全步行成為市民的基本權利。

人本交通 行人友善新典範

為改善人行環境,台北市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近年協同台北市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處、停車管理工程處及工務局等單位,積極推動拓寬及增設實體人行道、設置停車彎及道路標線設計調整等多項環境改善工程,系統性優化全市步行空間,近期完工的「大安區師大路(自羅斯福路三段至和平東路一段)人行環境改善工程」即是一項指標性案例。
20251110cnt009
師大公園內步道鋪面更新,提供更好的步行體驗。
原本僅容2人並行的人行道,拓寬為原本的2倍以上,緊鄰的師大公園內老舊步道也一併更新,不僅大幅紓解尖峰時段的擁擠情形,也讓整體街景更為整潔有序,並在師大校本部東側門旁增設行穿線與行人號誌,改善長期以來行人違規穿越馬路的狀況。如今往返校園與商圈的師生不需在「繞路」與「違規」之間取捨,能以更安全、便利的方式穿越。此外,考量長者與行動不便者的需求,亦在人行道增設導盲設施與無障礙停等空間,讓每一位市民都能安心通行。

社區聯手 擴大行人友善區

20251110cnt009
師大公園周邊設有「行人友善區」,巷弄車道抬高並搭配藍色瀝青壓花鋪面,提醒駕駛降低車速。(台北市交通局)
在增加行人空間的同時如何兼顧停車需求,是市府在推動行人環境改善時所面臨的挑戰之一。師大路人行環境改善工程在拓寬人行道的同時,將原本設在人行道上的機車停車格下移至道路側,形成「停車彎」空間,此舉不僅增加停車便利性,也降低車輛與行人的碰撞風險,兼顧人車需求,有效提升行人安全與道路秩序。
師大路的改造只是起點,鄰近的大學里、龍泉里、古莊里、古風里、龍坡里也積極參與設置及規畫,期盼共同打造全市規模最大的「師大生活圈行人友善區」。其中,古莊里行人友善區於近日完工,除了在浦城街多個路段使用欄杆與緣石設置實體人行道,以分隔人車路線,並搭配彩色標記行穿線、楔形標線、彎曲道路等標線產生視覺變化,更搭配減速丘等實體設施,提醒行經的駕駛人降低車速,為行人打造安全的步行空間。
20251110cnt009
浦城街增設減速丘,提醒行經駕駛需放慢車速。(台北市交通局)
隨著師大生活圈的友善步行網絡逐步成形,成為台北市人行環境改造的示範區域,市府也將持續推動各區人行環境優化,實踐「人本交通」理念,讓行走不再需要小心翼翼,形塑安全友善的通行環境。
更新時間|2025.11.10 18:4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