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永擎上市強攻AI伺服器 專訪童子賢:AI大投資潮如諾曼第登陸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就在永擎上市業績發表會前,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帶著金孫永擎團隊接受本刊專訪。
就在永擎上市業績發表會前,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帶著金孫永擎團隊接受本刊專訪。
科技業湧現金孫上市潮,繼廣達旗下的機器人股、金孫「達明」掛牌後,電子5哥中最年輕的集團阿公—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最近也將迎接金孫「永擎」上市。日前,童子賢帶著永擎團隊接受本刊專訪,不僅希望永擎「比阿公(和碩)強」,還以「諾曼第登陸」形容這波全球AI基礎建設的大投資潮,他更預言:「會有5到7年的好光景,同時,AI將全面浸潤萬物(終端產品),也照耀萬物!」
20251111fin001 (11)_2025-11-11.jpg
「抱孫啦!」10月下旬,電子五哥之一的和碩集團,旗下的伺服器廠永擎舉辦上市業績發表會,現場冠蓋雲集,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以大家長身分站在舞台上致詞,笑著對全場嘉賓說。
20251111fin001 (1)_2025-11-11.jpg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口中的「抱孫」,指的就是即將於11月下旬上市的永擎。

金孫發威 連八季賺錢

永擎能讓童子賢笑得合不攏嘴的關鍵,就在於原本在搶單火熱的AI伺服器代工戰局中暫時落後的和碩,終於靠著永擎扳回一城。業績發表會當天,童子賢臉上掛著滿意笑容,話卻說得很少,坐在台下給予台上大將熱切的掌聲,就算各界請他上台拍照,童子賢也拉著團隊共同入鏡。「童sir(童子賢)就是要把鎂光燈跟舞台留給永擎團隊。」知情人士說。
「AI開啟了航海時代,對於永擎、華擎或和碩、乃至於整個產業,都是嶄新天地,且天地寬廣,AI正值起步階段!」童子賢致詞時開宗明義地說。他更透露:「和碩集團裡面有很多佼佼者、千里馬。很多事情我們都低調做、憨慢講(指不懂得宣傳)。」
20251111fin001 (2)_2025-11-11.jpg
AI伺服器代工戰局打得火熱,和碩集團急起直追,旗下的永擎電子已有戰果。圖為黃仁勳在GTC介紹最新產品。
翻開永擎的財報,這家資本額六億元的小公司,不但沒有自己的工廠,還曾虧損,5年內賠掉2個股本,卻在童子賢全力支持下,不僅撐過低潮期,更一步一腳印攻下近半數歐洲二線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客戶與美國AI新創,還繳出連續八季賺錢的成績單,上興櫃後股價一度衝破560元,表現比爺爺(和碩)、爸爸(華擎)更為出色。

低調布局 拚後發先至

就在永擎上市業績發表會前4小時,時逢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全台大暴雨,近期關心花蓮光復災情復原進度的童子賢,帶著永擎董事長許隆倫、總經理沙韋旭團隊,在和碩總公司一樓大會議室接受本刊訪問。談起對金孫永擎的期許,童子賢笑著對團隊說:「希望你(永擎)比阿公(和碩)強。」
20251111fin001 (4)_2025-11-11.jpg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左1)看著永擎團隊,笑說「希望你(永擎)比阿公(和碩)強。」
尤其鴻海、廣達、緯創都靠著狂吃AI伺服器訂單股價暴漲,連過去同屬伺服器代工後段班的仁寶,都因戴爾轉單,搶下千億元訂單而翻紅,過去曾靠蘋果iPhone業績大爆發的和碩,在AI戰場顯得戰法溫吞。
據本刊調查,童子賢為趕上鴻海、廣達等同業,近2年來號召急行軍,責成和碩技術長徐衍珍組建第18事業群,積極搶攻雲端、主權AI客戶,同時配合全球AI教父、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在美國的擴產計畫,希望和碩能成為輝達代工夥伴之一。「童sir派和碩高層去輝達總部談生意,應該不久後就會有好消息。」知情人士對本刊表示。
和碩低調布局,尚未開花結果,但強攻AI伺服器的金孫永擎順利上市,終於讓童子賢一吐悶氣。專訪時,他坦承和碩在AI布局確實慢了一點,「我們要碰這一塊(AI)的時候,才剛成立10年,那個時間點上,和碩大部分資金都綁在終端裝置(iPhone)製造上。」
20251111fin001 (3)_2025-11-11.jpg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看好AI如同當年的網際網路,會浸潤萬物(終端產品)也照耀萬物。
「2017年,川普掀起中美貿易戰後,我們也意識到世界製造板塊正在挪動,看得出美國有意要供應商從中國撤退。同一時間,我們也嗅到要投資雲端,但以當時公司的資金水位,和碩不太可能同時多面作戰。」童子賢回顧過往,話也說得直白。

AI商機 全球瘋參戰

談起AI帶來的大商機,童子賢眼中閃爍著期待,他認為:「AI如同當年的網際網路(Internet),會浸潤萬物(終端產品),也將照耀萬物。」由於手持裝置發展已接近飽和,而手持裝置都會連到雲端,構成一個複雜的生態系。但他也直言:「如果『雲端』沒有智慧型手機,也不可能引爆這一波的AI應用。」
「未來從家裡的遙控器到辦公室的Workstation(工作站),如果不結合AI來發揮,那就弱掉了。」他打趣說道。
20251111fin001 (5)_2025-11-11.jpg
數位終端裝置全面滲透消費市場,為AI發展進行打底。
隨著ChatGPT讓生成式AI爆紅,短短3年,單單是ChatGPT的全球每日活躍使用人數就已突破八億人,也讓更多產業開始投入AI。
「我們已經看到大型醫療機構、藥品研究機構、甚至大型IC設計業者購入AI設備,發展自己的LLM(大型語言模型)或VLM(視覺語言模型),紛紛將AI當作改善競爭力的重要武器。」童子賢分析。
近期包括OpenAI與輝達、超微啟動AI投資永動機,加上Google、Meta等美國雲端四雄積極加碼投資AI,動輒千億美元起跳。童子賢直言:「這是一場全球大規模的AI陣地戰,可以想成是巨頭們的Normandie(諾曼第)登陸(指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搶灘登陸戰),大家都搶著在全球建構陣地戰所需要的基礎設施。而台灣(產業)擅長提供軍火,正是我們的機會。」
20251111fin001 (6)_2025-11-11.jpg
由輝達、OpenAI等產業巨頭掀起的AI永動機,投資金額動輒千億美元起跳。中為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右為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翻攝NVIDIA Newsroom)
現在預測未來AI商機都是以上兆美元計算,也引發許多人憂心AI泡沫化,童子賢卻一點都不擔心。「AI浪潮跟網路年代有點不一樣,網路年代是大航海年代,當時沒人有信心,會一直質疑怎麼還沒看到陸地,但到AI年代,基於網路探索的經驗,大家有信心多了。」

新興生態 人人有機會

童子賢直言:「AI建設都還在爬山階段,難免有雜音,而市場太大,會持續創造出新的驚喜。目前AI不過是高中生,當走到研究所、博士班時,大家卻還在軍備競賽的話,那才要小心。」
至於AI榮景可以維持多久?他評估:「可以預見未來5到7年AI都會很旺。」原因是除了雲端大咖外,還有更多企業想靠AI來提升生產力與競爭力。更何況越來越多國家「把AI算力視為國力」,新興的主權AI需求也會帶動另一波基建風。「AI市場還很大,不管是和碩、永擎,人人都有機會。」童子賢分析。
20251111fin001 (9)_2025-11-11.jpg
近年和碩多方布局,近日更至高雄亞灣打造培育基地,協助南部產業AI化。
問起未來AI發展與智慧型手機,對科技業的衝擊有何不同?童子賢觀察,2者的生態演進方式完全不一樣。「智慧型手機是由少數幾個品牌(蘋果、三星)來定義遊戲規則,也定義供應鏈。但AI生態圈,戰鬥排列組合不僅在平面上,還有立體結構的排列組合,過去外界認為的上、下游關係,未來究竟是供應商還是競爭者?可能的變化太多。」他對本刊分析,就像自行研發AI晶片的雲端業者,未來與輝達的關係變化又將如何,誰也不敢斷言。
童子賢帶著子弟兵一起受訪,當永擎團隊被本刊問起大家長的管理風格時,董座許隆倫馬上想起創業時的艱難。「我們曾是虧掉2個股本的公司,不過老闆(童子賢)卻從來沒有問過我們『什麼時候可以獲利?』反倒是問『有什麼我可以協助的地方?』」回憶起當年永擎需要增資,研發產品也需要時間,「老闆跟我說:『沒問題,那就去cook(策劃)呀!』」許隆倫略帶不好意思地說。
20251111fin001 (7)_2025-11-11.jpg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率領永擎董事長許隆倫、總經理沙韋旭、資深副總陳式仁與陳松儉(由右至左)接受本刊專訪,暢談AI發展現況。
有別於其他大企業對子公司盈虧強力控管,向來授權下屬的童子賢,留給團隊自我成長的空間。許隆倫接續說道:「正因為這樣,我們反而更努力,因為壓力不是老闆給的,而是我們團隊自己給。」

分進合擊 家族相扶持

對於AI伺服器商機,許隆倫坦言永擎不會好高騖遠,而是經營好現在的伺服器市場與客戶。「未來AI多樣化的發展,更有利於我們,目前我看到的趨勢,也是往多樣化、客製化走。」他的觀察也呼應童子賢的說法。
20251111fin001 (10)_2025-11-11.jpg
隨著AI發展擴大,AI伺服器多樣化的發展,有利於和碩與永擎分進合擊、分食市場。
一同受訪的永擎資深副總經理陳式仁則表示:「AI最大需求本放在訓練,今年下半年起,過去採購傳統伺服器的客戶,開始下單購買AI伺服器做POC(概念認證),這代表模型訓練到一個程度後,開始要往推論走。」
不僅如此,「未來AI伺服器會往2個方向發展,分別是追求更大的參數與多模態(整合文字、聲音與影片)的訓練需求,以及從推論出發,像是生成式AI、物理AI、代理式AI、自駕車、移動智慧終端,都將帶動非常多樣化的推論需求,AI真的是剛開始、需求很高。」剛從美國OCP(Open Compute Project)大會回國的陳式仁補充。
各界也好奇,隨著和碩AI伺服器耕耘開花結果,未來是否會出現爺孫倆「網內互打」、搶訂單競爭的問題?童子賢立刻爽快回應:「這完全不是問題。」許隆倫也解釋:「兩邊主攻客戶的scale(規模)本來就不一樣,永擎比較小,服務偏向中小型客戶,和碩出動的是大軍團,主攻大客戶。」
20251111fin001 (8)_2025-11-11.jpg
和碩的美國德州廠2026年即將量產,成為服務AI客戶的重要據點。 (翻攝Blue Springs Business Park官網)
「對永擎來說,製造就是跟夥伴合作,針對美國市場,未來可以與和碩德州廠合作,我們就不用背負龐大的固定資產,以輕資產營運模式,對永擎是最好的。」許隆倫邊盤點邊分析。
當AI以爆發式姿態降世,在童子賢操盤下,和碩與子弟兵相繼調整腳步,以更靈活、具韌性的策略輕裝上陣、分進合擊。一方面期許「金孫」要比自己更強,給予空間野蠻生長,也透過嫡子、金孫們多層次扎根布局,未來和碩能否在AI市場上演後發先至的大反攻,業界拭目以待。
20251111fin001 (12)_2025-11-11.jpg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