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予晞出身教會女校,回憶當年校園氣氛時,她忍不住笑著說:「修女上公民課的時候,都是用一種『期待的眼神』在教育妳,不需要說太多,妳自然就知道要端正言行。」但「好學生」的表面下,其實藏著滿滿小惡魔。
「有一次我把同學的便當袋掛在學校入口的瑪麗亞雕像手上!」她笑著比手畫腳回想,「那尊雕像雙手合十,我就想看看能不能掛上去,結果真的成功!但是我是拋上去的,同學超崩潰因為她得爬上去拿。」
叛逆事件不只一樁。她坦言當年最常「頂撞」的是學校的服儀規定——體育課必須到校後再換運動服,讓她覺得超沒道理。
「我乾脆整天都穿運動服上下學,從警告累積成小過,小過累積到大過,累積到快退學!」
以為爸媽會擔心女兒的操行成績嗎?尤其林予晞的爸爸林錫輝是台灣電視劇製作產業聯合總會會長,應該不太希望女兒闖禍?「我爸以前念建中也被退學,還帶斧頭去學校,我沒有被退學已經很好了!」因為累積太多次服儀不合格,家裡接到第一張小過通知書,我媽打開一看第一眼望向我爸說:『你看這是像誰!』我爸不敢講話。」
《自殺通告》是林予晞第一部演女主角的電影作品,該片的港籍監製鍾宏傑曾在社群發文記錄在台灣拍這部片的所見所聞,其中有一篇提到該片籌備7年沒開拍,其中一個主因是一直找不到女主角,而在電影開拍前2個月,終於確認林予晞的演出。

收到劇本,林予晞心中想得更多的是「是不是找錯人了?」覺得自己還不夠有黃秋生此等大咖在陣容裡,能合作到就是不得了的大事,林予晞沒有考慮導演周冠威具爭議的政治色彩,只想著「不把握機會跟在黃秋生身邊學習,下次就不知道何年何月了」,爽快地接演。
她在片中飾演的老師角色,林予晞說:「她原本是體制內最穩的菁英,只要照規矩走,前途無憂。但她選擇站出來反抗不合理的教育制度,這對我來說超有共鳴。」她分析角色性格時特別提到:「她表面乖巧,但內心有自己的陰暗面與掙扎。她會裝作冷靜,其實私底下也在懷疑體制、懷疑自己。」
至於自己是否也有「陰暗面」?林予晞想了想,笑答:「有啦,只是很少出現。通常是我覺得不公平的時候才會爆發。」她補充道:「我平常是那種不想麻煩別人、會自己吞下去的人,但如果我看到有人因為權力或私慾而欺負別人,那我就會整個炸掉。」
林予晞自嘲,自己其實是個「外柔內剛」的典型長女個性:「我是那種小時候幼稚園車來,媽媽哭我不哭的孩子。從小就很獨立,甚至太理性。」但正因如此,當她進入演員這行,反而得努力挖掘「情緒的黑暗面」。

「我很難理解忌妒或惡意這種情緒,所以拍戲時要靠想像力補足。」她舉例:「像這次角色裡那場和家長對峙的戲,我就想像那是我在對抗整個世界。那天導演很快就收工,他說:『這個誠實感太棒了。』」
今年6月林予晞從國立台北大學 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畢業,再度回學校,林予晞不是來玩玩的,雖然她也是自己口中「有錢有閒的人才會回來讀書」的其中一人。4年前她發現自己受訪時講話開始重複,代表她腦袋裡的東西開始在透支了,「我當然可以繼續沉浸在觀眾的喜愛和寵溺裡,但能多久?我自己都心虛,所以才決定回來讀書。既然來讀了,就更不能來混。」旺盛的求知慾,令林予晞林還想再往上攻讀博士,但身邊朋友卻都勸她不要。
採訪尾聲,林予晞聊起自己「不許願」的習慣:「我發現每次生日許願、希望事情順利,結果都會出意外,所以我後來就不許願了。現在我只在能努力的地方盡力,其餘就交給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