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廚何卓濠(Percy Ho)曾在多家香港米其林星級餐廳工作,擅長把國際烹飪技巧與在地風味揉合出新輪廓。訪談後,我忍不住想擅自替他加上「龜毛」標籤,這也正是讓Bonami菜色與眾不同的關鍵。
藝術與美味雙重享受!北美館新開「Bonami」法式小館 龜毛主廚挑戰每日限量功夫菜

台北市立美術館今年迎來重大變革。隨著米其林星級餐飲團隊進駐,北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藝文地標,不只看展體驗升級,也為食飲空間打開新篇章。「Bonami法式小館」主打法國菜式,午間時段供應義大利麵、手作三明治等輕食;到了夜晚搖身一變為氣氛浪漫的餐酒館,看展前先來墊個肚子,跟逛展後坐下品嘗,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氛圍。

談到法國料理在台灣的接受度,Percy給出了比一般人更肯定的答案:「其實台灣人很能接受法國菜。」他回憶十幾年前,台灣餐飲界有許多主打傳統老派菜色的法式餐廳,近年則轉向風格更自由的餐酒館,店家不再刻意標榜「法國菜」,背後原因可能是市場定位,也可能希望降低客人的心理門檻。



何卓濠形容Bonami的料理風格是:「純粹、直接,同時帶有技巧與手工感。」的確,菜餚上桌時沒有浮誇擺盤,每道都很低調,炫技只留在廚房裡,但只要多咀嚼一秒,就會發現全是堆疊了時間與心力的功夫菜。

Bonami開幕至今,最受客人喜愛的仍是傳統工序的法式菜餚,尤其是蝸牛、朝鮮薊與每日限量的豬頭肉卷。以「香蒜韭菜奶油烤蝸牛」為例,處理過程繁複,蝸牛需先去除末端消化系統、反覆清洗,再以奶油與乾蔥炒香,用紅酒與波特酒收汁,最後乳化。最特別的是,主廚將傳統的巴西里奶油改為韭菜奶油,將大蒜與韭菜炒過降低辛辣味、保留香氣,讓饕客一嘗就印象深刻。

另一道「封鴨肉醬配酥烤吐司脆片」,乍看就是吐司配抹醬,背後卻需要先將鴨腿鹽醃1小時,洗淨後加入百里香、迷迭香、蒜頭等香料,烤箱低溫控烤2個半到3小時,再將鴨腿脫骨、手撕成肉絲,最後拌入奶油、橄欖油與香料調味才能製成抹醬,不是花俏菜色,卻有讓人手停不來,肉醬一直往吐司上抹、往嘴裡送的魔力。

說起費工的王者,還是「豬頭肉卷」。何卓濠堅持要用整顆「帶臉」的豬頭,先去骨、刮毛後鹽水漬一日,隔日再將香料及蔬菜與豬耳、豬舌、豬頭皮依序堆疊一同燉煮4至5小時。最後還得兩人合力將各部位手工排列、卷起成型、冷藏定型,再裹粉煎香上桌,一顆豬頭最多只能做15份,當然是限量供應。聽完整個過程,我已經累了,必須好好珍惜吃進嘴裡的每一口豐潤膠質,也是最能吃出主廚龜毛度的一道菜。

談到菜單發想,Percy特別提到「黑布丁(Black pudding)」這道菜,這是他從籌備階段就構想好的菜色,但實際製作時卻充滿挑戰。「這道需要用到豬血,但在台灣很難找到新鮮的,市面上大多已經處理成塊,我想要的是液態的、新鮮的。」最後,他終於找到一家能提供冷凍瓶裝豬血的廠商。
何卓濠感慨,在台灣食材取得比香港困難許多,「香港可以進口罐頭豬血、肉品,番茄也能指定法國或義大利各種產區、各品種,任何稀奇古怪食材一通電話都能找到。」就連番茄果凍,他也嘗試用台灣各種品種多次試做,最終發現問題不在手法或調味,而是番茄本身的風味不對,只能忍痛作罷。這些過程,充分顯示了主廚對食材與風味的堅持,並不是每道菜都能強行完成。

下次來北美館,不妨多留些時間,除了欣賞展覽,也到Bonami欣賞一下主廚揮灑汗水完成的美味藝術之作。
Bonami法式小館
-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2樓(北美館南進門)
- 電話:02-2585-0161
- 營業時間:17:30~23:00;週六、日12:00~14:30、17:30~23:00,週一公休。
- 刷卡:可。收1成服務費。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