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如何發現自己的寶寶被調包?
《韓聯社》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今年8月31日上午,當時入住該中心的產婦A,透過手機上的嬰兒監控系統查看自己剛出生8天的孩子。令她震驚的是,螢幕上的新生兒長相與自己的寶寶差異過大。A媽媽抱持著強烈的不安立即前往新生兒室確認,結果被告知一個荒謬的事實:她的寶寶與另一位產婦的嬰兒短暫地被調包了。
更讓A媽媽無法接受的是,她的孩子在此期間被帶到另一位產婦房內,並接受了母乳餵養。A媽媽回憶當時情景時表示,至今仍心有餘悸,並痛訴在應當給予寶寶大量關愛的關鍵期,自己和丈夫都受到了巨大的精神衝擊。
護理之家失誤原因歸咎於何處?
事後,該產後護理之家承認了管理上的嚴重失誤,並解釋調包事件發生在當日上午8點到9點左右,員工在進行換尿布和衛生處理時,嬰兒包巾上的名牌不慎脫落。員工在重新貼回名牌的過程中發生了錯認。
護理之家強調,雖然短暫發生了嬰兒錯認,但由於每個新生兒腳踝上都繫有寫有身份資訊的腳環,因此保證孩子最終絕對不會被換錯。為了平息事件,護理之家已對涉事員工進行了嚴厲警告,並立即實施了再發防止措施,包括取消使用容易脫落的名牌,改為完全依賴腳環識別標籤來核對嬰兒身份。
母親為何還需要進行親子鑑定?
儘管護理之家提供了「若因攝取母乳發生問題將負全責」的切結書,並展現了最大的誠意,全額退還A媽媽的護理費用,並支付了親子鑑定的所有開支,但A夫婦對該機構的新生兒管理系統已完全失去信任。
A媽媽坦言,若非自己及時發現,無法想像調包會持續多久,因此在退所後仍堅持進行了親子鑑定,只為求得心安。此事件也引起了官方關注,A夫婦向管轄的保健所提出了民怨。然而,保健所的最終回覆是,根據相關法律,此事件並不構成行政處分的對象,最終僅對護理之家採取了行政指導措施。這也讓社會開始反思,對於涉及新生兒安全的重大疏失,現行的行政處罰是否足夠嚴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