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薇指出,天逸集團董事長溫峰泰以「基金隊長」名義對外吸收資金,標榜可保證回本並給予 6% 到 12% 的高額報酬,模式典型且明確,是過往非法吸金案件常見手法。更令她關注的是,相關金流規模粗估高達 10 億元,但案件卻從 2021 年偵辦至今幾乎沒有進展。
王鴻薇說,檢調在 2021 年 9 月曾大規模搜索與約談,包括溫峰泰以 200 萬元交保、天盈投資負責人王志模 100 萬元交保。然而交保後,案件並未如外界預期持續推進。她強調:「4年來沒有再開庭、沒有傳喚任何一個人,偵辦動作完全停擺,這樣合理不合理?」
法務部長鄭銘謙指出,案件在去年12月曾召開一次庭期。王鴻薇追問:「那也是三年之後才動一次!」她並提到,天逸在偵辦期間仍持續營運,甚至與柬埔寨商務部簽約、介入上市公司經營權之爭,外界難免聯想是否背後藏有「強大政商關係」,導致案件沉寂。
王鴻薇將此案與先前的「太子集團案」相提並論。她認為,太子集團案是美方提供資料後我方才動起來,而天逸案則是台灣早已掌握線索,卻依舊「躺了四年」,形成「不動也不查」的負面印象。她強調:「這不是單一案件,而是司法整體形象問題。」
她點出,被害人之所以憤怒,是因為非法吸金多半造成血本無歸,而司法未能即時處理,只會讓加害者持續活動、受害者持續痛苦。
除了天逸,她還提到太子集團的另一個細節:該案特助以 15 萬元交保後,竟露出「燦笑」神情,使她質疑:「這樣的畫面傳遞給國人的是什麼訊號?」更直言司法在處理重大經濟犯罪時,應展現明確態度,而不是讓案件無限期停滯。
2025.11.24 16:13 臺北時間
10億吸金案偵辦4年熄火? 王鴻薇質疑司法怠惰
10億元規模的天逸集團非法吸金案,距離檢調首次大動作搜索與約談已超過四年,卻遲遲沒有明顯進度。國民黨立委王鴻薇19日在立法院質詢時痛批,這不僅讓被害人心寒,也讓外界質疑司法是否存在怠惰情形。
更新時間|2025.11.24 16:13 臺北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