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究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15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 取得的資料足以顯示,不需要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 最終應發request 1
--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30公分鱔魚鑽肛破腸 壯男臉色慘白送醫!鬼門關前救回
時事
30公分鱔魚鑽肛破腸 壯男臉色慘白送醫!鬼門關前救回
2025.07.03 15:05
一名30歲壯男臉色慘白、腹痛難耐地跑進急診室,聲稱有一條活生生的黃鱔從肛門鑽進體內。經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該條長約30公分的黃鱔已穿破乙狀結腸,並在腹腔內「游動」,情況危急。
BMI迷思大破解2/用BIA取代傳統BMI 「瘦胖子」隱藏健康威脅現形
時事
BMI迷思大破解2/用BIA取代傳統BMI 「瘦胖子」隱藏健康威脅現形
2025.06.29 13:00
最新一項發表於《家庭醫學年鑑》的研究提出,生物電阻抗分析(BIA)可望取代傳統BMI,成為更準確的體重與健康風險評估工具。該技術透過微弱電流測量人體脂肪、瘦肌肉與水分含量,提供比單純體重更深入的身體組成資訊。
哈佛研究驚人發現!吃加工紅肉易失智 專家推薦「替代品」風險大降
時事
哈佛研究驚人發現!吃加工紅肉易失智 專家推薦「替代品」風險大降
2025.01.18 12:31
《神經病學》(Neurology)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常食用培根、熱狗等加工肉品的人,可能導致大腦功能退化,增加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清大研究團隊揭開「癌細胞愛吃糖」之密 登國際知名期刊
時事
清大研究團隊揭開「癌細胞愛吃糖」之密 登國際知名期刊
2024.12.03 10:45
清華大學生技所副教授林愷悌、生資所副教授鄭惠春,聯手破解困擾科學界近百年的謎團,解密癌細胞為何能快速生長的分子機制。研究發現,癌細胞會釋放硫化氫氣體,改變細胞內重要蛋白質的結構,讓癌細胞能大量吃進糖分,加速腫瘤生長。這項研究成果最近登上了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新冠病毒患者排毒最長37天 中國學者研究曝高死亡風險因素
時事
新冠病毒患者排毒最長37天 中國學者研究曝高死亡風險因素
2020.03.11 16:01
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中國近期相對各國通報確診和死亡人數趨緩。中國學者最近公布一份研究,指新型冠狀病毒的排毒期平均為12天、最長達37天,重症患者即使過世仍能檢測到病毒,另外,研究也發現造成染疫患者高死亡風險的關鍵因素。
全球醫學首例!人體成功植入靈巧且有感覺的假手
國際
全球醫學首例!人體成功植入靈巧且有感覺的假手
2019.03.03 06:39
據 EurekAlert 2 月 5 日報導,1名瑞典女性已經成為骨神經肌肉植入物的第一個受體,此前她曾遭遇過手部截肢,如今她用此植入物來控制靈巧的手部假肢。醫生以手術的方式將鈦植入物放置在兩個前臂骨骼(橈骨和尺骨)中,使電極擴展到神經和肌肉中,從而提取信號,控制機器人手,並提供觸覺感覺。這項手術使機器人手成為現實生活中第一個臨床可行、靈巧且有感覺的假手。這一重大突破是歐洲 DeTOP 專案的一部分。
為孩子接種皰疹疫苗 可預防阿茲海默症?
國際
為孩子接種皰疹疫苗 可預防阿茲海默症?
2018.11.10 06:08
全球患有阿茲海默症的有超過3000萬人,不幸的是,我們暫時還沒有找到治癒的方法,只能通過藥物緩解病症。然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分子神經生物學名譽教授Ruth Itzhaki最近提出了一種有可能治療阿茲海默病症的方法。
氣虛、濕熱也是病?中醫疾病分類納入WHO體系引發討論
國際
氣虛、濕熱也是病?中醫疾病分類納入WHO體系引發討論
2018.10.06 06:45
針灸、拔火罐、按摩或氣功,我們身邊時常有患者接受中醫治療或輔助治療。在現代醫學蓬勃發展的今天,除了中國及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日韓等國,全世界的人們都在嘗試中醫,中醫旅遊熱點每天都在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如此廣泛的中醫應用引發了世界衛生組織(WHO)對醫療領域標準的重新考慮。
【王道還科普專欄】不食人間煙火
文化
【王道還科普專欄】不食人間煙火
2018.10.02 10:30
在西方,直到19世紀上半葉,外科醫師往往比較孔武有力,大概正是出於執業需求:以暴力壓制病人的疼痛反應。一些科學史上的名人就是受不了手術室裡的慘烈景象而改變志向的。
這不是科幻!機器人成功幫豬修復受損的食道
國際
這不是科幻!機器人成功幫豬修復受損的食道
2018.02.01 06:37
在如今這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世界,時不時地就會出現一例聽起來十分科幻的研究成果。這不,一篇在《Science Robotics》學刊上發表的論文就屬於這個範圍:成功在活體里工作的細胞再生機器人。
家人曾為乳癌所苦 萬海陳致遠捐1.5億設婦女健康中心
財經理財
家人曾為乳癌所苦 萬海陳致遠捐1.5億設婦女健康中心
2017.10.24 19:09
輔仁大學附設醫院9月底開幕試營運後,為了盡一份心力,輔大校友、誼遠控股體系董事長陳致遠特別捐贈成立「勇源婦女健康中心」,並於24日舉辦揭牌典禮,希望接下來女性的一生從青少女、懷孕、乳房健康到更年期,都能得到完整和良好的照顧。
受夠學術界「腐敗」「明星崇拜」 這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10年前就不玩了
國際
受夠學術界「腐敗」「明星崇拜」 這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10年前就不玩了
2017.10.12 10:00
一臉很久沒刮的白鬍子,戴著太陽眼鏡和棒球帽,身穿哈雷機車白色T恤受訪,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美國退休教授傑佛瑞霍爾(Jeffrey C. Hall),從外表上看可說完全跳脫了一般人對「桂冠學者」的印象。
loading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