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芳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5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時事
藍控中央延誤撤離!真實時間軸曝光打臉 吳崢:自證花蓮縣府多13小時應變
2025.10.02 14:43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造成嚴重災情,國民黨今(2日)召開記者會,指控內政部長劉世芳在撤離時程上嚴重失職。國民黨智庫副執行長凌濤指出,農業部9月21日傍晚6時已決策擴大撤離1,800戶、超過8,000人,但內政部直到當晚近9點才將撤離人數通報花蓮縣政府,隔天上午7點才發布紅色警戒,延誤黃金13小時,直接造成災情惡化。然而,民進黨發言人吳崢反駁國民黨此說法。

時事
封面故事/堰塞湖溢流造成重大死傷 花蓮洪災釀禍真相還原
2025.09.30 05:28
一場未直接侵台的颱風,卻引發台灣土地大悲鳴!號稱今年「風王」的強颱樺加沙,雖然只是從台灣南部海域擦邊掃過,但外圍環流帶來的豪雨,卻讓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相當於南化水庫蓄水量的6千萬噸洪水,瞬間傾瀉而下,夾帶泥砂與巨石衝入光復鄉市區,釀成重大死傷慘劇。由於事後中央與地方對撤離標準的說法不一,引發外界對相關部門專業性的質疑,本刊還原洪災前後的通報紀錄,揭開釀禍的真相。這次也是台灣罕見的堰塞湖溢流大災難,政府從中央到地方應藉此慘痛經驗,避免未來再有相同悲劇發生。

時事
花縣府基層嗆中央「一天撤8000人當我們神仙嗎?」 劉世芳這樣說
2025.09.25 17:45
花蓮縣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23日湖水溢流,導致泥漿洪水灌進下游光復鄉,災情慘重造成14死、餘30人失聯,中央及地方疏散成效的檢討成為話題。有自稱第一線花蓮縣府人員的網友發文質疑,內政部21日晚上才告知撤離人數和範圍,現在又指責地方撤離不利,「我們警消是神仙嗎?一天撤8,000人,你有本事你來啊!」對此,內政部長劉世芳今(25日)做出說明。

時事
傅崐萁談堰塞湖爆破! 她提李鴻源分析「不可能」反問:打算淹掉整個花蓮嗎
2025.09.24 16:08
樺加沙颱風的外圍環流為台灣東部帶來驚人降雨,導致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23)日發生壩頂溢流,光復鄉遭受洪水灌入災情慘重,目前已累計15人罹難。國民黨立委傅崐萁今(24)日與行政院長卓榮泰開會時,認為應比照南投縣將堰塞湖爆破等方式,盡快讓水流下。「台派女神」網紅徐閉今po文,提到專家李鴻源的分析「不能用爆破」,無奈反問傅崐萁,「是打算淹掉整個花蓮嗎?」

時事
強颱樺加沙重創花蓮 中央前進協調所成立促災後復原
2025.09.24 14:52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依據中央氣象署資料顯示,雖颱風已於昨(23日)20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目前仍應落實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狀況監控及後續復原工作。

時事
鍾小平生日又開吉了!控劉世芳講「一邊一國」犯這罪 她一句話反擊
2025.08.27 11:52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鍾小平又要開告了,今(27日)是他63歲生日,他說想為國家「做點事」,指出內政部長劉世芳與教育部長鄭英耀,前陣子發表「一邊一國」的言論,已經違反中華民國憲法,因此他今赴高檢署告發2人涉犯內亂外患罪;對此劉世芳上午赴立法院受訪時也做出回應。

時事
內政部公布全台1091處海嘯避難場所 預告9月首辦海嘯救災演練
2025.08.14 20:09
為強化及防範潛在海嘯的強大衝擊,內政部今(14日)部務會報安排消防署報告「我國海嘯標準圖案說明」,宣布已將全國1,091處海嘯避難場所,納入「全民防災e點通」和「消防防災」APP,以及應變管理資訊雲端服務系統(EMIC),同時預告9月中將在新北、宜蘭辦理海嘯救災演練,首次將海嘯救災演練納入921國家防災日演習。

時事
劉世芳稱「中華民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台辦氣炸: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2025.08.13 17:08
內政部長劉世芳日前發言提到,中華民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按照《國籍法》不得擔任中華民國公職。此番言論再踩中共敏感神經,中共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今(1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重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時事
中配李貞秀接不分區恐卡關國籍法 劉世芳:民選公職不得效忠兩國
2025.08.11 11:35
民眾黨將落實前主席柯文哲訂立的「兩年條款」,不分區立委排名第15的中配李貞秀,因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恐因《國籍法》規定無法順利就任,成為首位中配立委的計畫恐生變。

時事
花蓮中配村長未放棄「中國籍」遭解職 不滿提訴願:根本辦不到
2025.08.03 15:36
內政部查核發現,有5位里長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去函地方公所依照《國籍法》規定辦理。其中,花蓮縣富里鄉學田村長鄧萬華為中配身分,但因中國國籍問題在8月1日遭到解職。鄧萬華不滿表示,不是自己不願意提供放棄國籍證明,「而是根本辦不到」。

時事
內政部:轉型正義是人權問題 中正路改名補助非「有錢才推動」
2025.06.02 10:50
針對外界批評中央政府「哭窮沒預算,卻補助改名」,內政部長劉世芳今(2日)強調,推動轉型正義是人權問題,不應因經費多寡而有所猶豫。她指出,內政部處理中正路更名、蔣中正銅像移除等議題,補助金額每案上限為新台幣10萬元,過去兩三年內已補助超過百件,質疑與預算相關的言論其實是對議題的誤導。

時事
「婚育宅」初步規劃20萬戶 劉世芳:非婚生未成年子女也能列入
2025.05.14 13:11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13日)拋出「婚育宅」概念,居住青年住宅或社宅的民眾只要結婚生子,就加碼額外補助。內政部隨後說明,「婚育宅」將以補貼金額加碼、申請資格放寬、增加補助項目、優先入住社宅4大方向推動。內政部長劉世芳今(14日)表示,目前婚育戶約有20萬戶,將藉由既有社宅、租金補貼、包租代管等政策配合落實;又考量台灣已是多元成家社會,只要育有未成年子女都能列入,不一定得是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