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燈燭輝煌的大廳,沿著長廊依序經過KTV室、健身房、瑜伽室,莊雅珍特別在親子互動室駐足:「等孫子出生後,我就可以坐在這邊陪他玩了。」買下設施如同飯店的百坪住宅,讓人羨慕不已,但背後其實充滿辛酸血淚。
【達人理財】36萬買8張股票入市 單親媽每年股市提款300萬

曾經月薪36K養3口,深知省吃儉用不是長遠之計,今年58歲的莊雅珍在股海乘風破浪26年,她以不到40萬元的本金、買股8張起手式,展開在股海的投資生涯,靠著獨創的安心選股法,滾出2,000萬元股票資產,每年在股市提領300萬元,成功翻轉人生。
莊雅珍投資小檔案
- 出生 ▶ 1963年(58歲)
- 現職 ▶ 莊粽創辦人
- 學歷 ▶ 台大法律系
- 經歷 ▶ 《時報資訊》資深主編、《工商時報》記者
- 投資心法 ▶ 1. 帳單選股法 2. 老闆選股法 3. 市值選股法
買入點:本益比10~12倍、殖利率5%以上
賣出點:EPS呈現負成長、外資賣超超過5天、消息面利空
殺肥養瘦 滾大資產
年輕時莊雅珍遭逢婚變、又被公司資遣,獨自扶養2子,經濟重擔一肩扛,「我覺得自己被輾碎了,只能天天掉淚。」去年她在職場又遇憾事、再度被資遣,不過,這次不掉淚了,因為她每年都能在股市提款逾300萬元。

原來年輕時的意外人生,讓莊雅珍練就投資理財的好功夫。事實上,她踏入股海的第一筆資金,就是當時被資遣拿到的36萬元,「我用這筆錢買了8張股票,每張4萬多元。要繳兒子學費時,就賣掉已經漲的其中一張,但會補進其他股票,可能是股價2萬多元的潛力股,反正手中一定維持8張股票。」莊雅珍的這套「殺肥養瘦法」,讓她不間斷投資,長時間滾大資產,如今股票資產已成長至2千多萬元。
莊雅珍表示,她選股有3個判斷準則:價格、防禦力、成長性。「價格不能買在失控點,本益比10到12倍最好;為了在面臨市場下跌時,仍有一定的現金流,所以希望殖利率最少有5%。」不過,具有高度展望的公司,可能會出現本益比高、殖利率低的狀況,這時她會搭配企業主聲譽、每股純益(EPS)是否持續成長作為判斷。
心法一:帳單選股法
「台灣TOYOTA滿街跑,我們家4輛車就有3輛是TOYOTA。」莊雅珍以生活必需品為觀察標的,若每個月花超過3千元在某個產品上,她就會特別留意,「2011年我用85元買進和泰車,2019年看見股價一路飆升,當年就大漲超過1倍,所以決定在475元獲利了結,淨賺近6倍。」
中華電則是2010年前在股價60幾元時陸續進場,「雖然幾年前開始,很多人都不看好它的成長性,但包含我在內,台灣有將近1/3的人都使用中華電信,所以我還是抱著,就當作固定領息的標的。」
「還有因為我經常使用momo訂購商品,並且觀察到鄰居也是,從富邦媒EPS來看,年年穩定成長。儘管本益比超過12倍、殖利率低於5%,2019年底我還是大膽在股價288元時進場,隔年漲至300元賣出。」後來富邦媒一路飆漲,讓莊雅珍很懊惱,去年7月又在751元買回,「這次我決心長期持有。」

心法二:老闆選股法
莊雅珍買股很看重「老闆」。因為欣賞張忠謀的冷靜沉著、善待員工與勤做公益的精神,即便台積電難以見到便宜的股價,她還是選擇買進,「這檔股票我一直放著不動,即便下跌也不怕。去年疫情跌到300元以下,更是難得的機會,所以加碼買入。」莊雅珍透露,台積電的買進成本在200元左右。
另外,她也是鴻海多年的股東,「2019年股價曾跌到70元,那時哀鴻遍野,但我相信郭台銘這個領導人,所以根本不怕。」事實上,她對現任董事長劉揚偉也大為讚賞,而鴻海股價果真沒讓她失望,即便5月本土疫情爆發,股市崩跌,股價還是維持在百元之上。

心法三:市值選股法
「市值前10大的公司基本上大到不能倒,所以可避掉很多不確定因素。」攤開目前台灣市值龍虎榜,莊雅珍就持有台積電、鴻海、中華電、國泰金和台塑,仔細一看,這幾檔個股與她鍾情的帳單選股法或老闆選股法名單重疊,唯一不同的是,她巧妙避開可能賠錢的股票,「南亞、台塑化曾經小賠,所以從我的持股名單中剔除。」
而聯發科、台達電、聯電未列入選股名單,原因則在於她不碰不懂的股票,「我不可能賺到全世界的錢,就按照自己習慣的方法選擇標的,最簡單也最安心。」莊雅珍說。
選定標的後,除了等到本益比10至12倍才進場,對於一些高成長股票,莊雅珍會特別觀察外資買賣超,「外資連續買超5天,對我來說是發動訊號。」莊雅珍提到,中租—KY就是她從外資連續買超發現的好股,「2019年開始,我就看到外資一路買,不只連買5天,而是連買好幾週。加上經營者辜仲立聲譽良好,符合我的老闆選股法,所以我在股價120多元陸續進場。」去年疫情爆發,中租股價一度跌至百元以下,莊雅珍再次逢低布局,至今股價約200元。

穩健長抱 持續追蹤
雖然莊雅珍會採用的3大選股法勝率高,但仍有失靈的時候,她舉例,曾在50多元買進佳格,之後漲至90元,但沒多久又跌回50元,原來是受到大陸投資虧損影響,每股純益表現不如預期,「所以買進後持續關心公司獲利情況是必要的,並且如果外資連續賣超5天,也要提高警覺。」
站在重金買下的百坪住宅前,莊雅珍回顧年輕時情場、職場兩失意的人生,顯得有些黯然,但隨後又笑開懷,她說,勇闖股海不為別的,就是希望給家人最好的生活,「幸好我從年輕時就開始布局,不然沒辦法買到這間房子。」莊雅珍再婚的丈夫就稱讚她在投資上展現的穩健度,「她從不跑短線,靠的是長抱好股,才能有這番成績。」

去年被資遣後,卸下在職場打轉的人生,莊雅珍著手冷凍宅配事業,不到2個月時間就創辦莊粽,「恭喜媽媽找到退休後的新大陸,但希望她不要一股腦地亂衝。」小兒子語帶擔憂,盼母親馬不停蹄的個性不要累壞了身體。
從月領36K的小編記者,到今天有能力買下數千萬元的百坪住宅,並且靠投資年入300萬元,莊雅珍述說這一路從安貧、脫貧、到富足的祕密,其實就是持之以恆地在股市栽種。
換屋333原則
除了股票投資,莊雅珍在房產投資上也有豐富的心得,第1間自住房自備款200萬元,貸款400萬元,每月本利攤還,25年後漲至1,800萬元時售出;接著她以這筆資金當頭款、貸款3,500萬元,買下現今居住的4,700萬元百坪新宅,每年本利攤還1百多萬元。
莊雅珍認為,不動產是理財不可或缺的項目,許多人怕繳房貸而不敢買房,事實上這將影響老後的生活品質,「相較股票,房地產是『安定』的資產,儘早繳完貸款,日後需要資金時可再利用房屋貸款,擴大資金運用彈性。」不過她強調,買房不可好高騖遠,必須檢視自身還款能力,而她的原則有3:
1. 手上資金若達房屋總價的3分之1,可以買屋
2. 房貸不可超過總收入3分之1
3. 舊屋漲3倍,可以考慮換屋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