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線上頒獎」場邊觀察4大亮點 預告2022年台南、高雄將加入評選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台北台中米其林指南2021》首度改為線上發表會,一星餐廳主廚、業者開心線上群聚大合照。(台灣米其林提供)
《台北台中米其林指南2021》首度改為線上發表會,一星餐廳主廚、業者開心線上群聚大合照。(台灣米其林提供)
《台北台中米其林指南2021》8月25日揭榜,考量到疫情未歇,防疫優先,今年首度改為線上發表會,各項獎項頒發後,驚喜宣布2022年將涵蓋台南、高雄兩都,米其林星級餐廳正式從台北、台中往南延伸,未來將更具話題性。

2022年米其林生力軍台南、高雄

發表會宣布明年把台南、高雄納入評選範圍。(台灣米其林提供)
今年米其林指南帶來重磅消息,評選制度落地台灣4年,邁入第5年的2022年將新增台南、高雄加入評鑑,小吃蓬勃的美食之都台南、有生猛氣口的海洋之都高雄,飲食大菜、小吃都精彩,納入評鑑其實不讓人意外,米其林指南帶有從台北、台中雙城,往南延伸的意義,尤其和小吃畫上等號的台南,更讓人期待明年的必比登是否會挖掘到更多巷子內美食,但也有人私心希望密探不要太接地氣,避開愛店,才不會排隊排到天荒地老。

被圍攻的年輕主廚大獎得主

本屆「米其林指南年輕主廚大獎」由「澀sur-」主廚林佾華奪下。(翻攝《台北台中米其林指南2021》線上發表會)
三星霸主「頤宮」雙主廚陳偉強(左)、陳泰榮(右)聯訪時,試了幾次麥克風才發出聲音。(翻攝《台北台中米其林指南2021》線上發表會)
今年米其林發布會改為線上發表,但跟去年一樣,「米其林指南年輕主廚大獎」仍是話題中心,本屆得主「澀sur-」主廚林佾華就是今年苦主,記者對他特別好奇,雖然媒體問題由主辦方收集,統一由主持人發問,明明是一星餐廳聯訪時間,他就數度被主持人cue到回答問題,如果是實體記者會,他應該就會被眾記者包圍堵麥(我們也是不得已的啊~),這一點,相信去年苦主「俺達の肉屋」主廚鍾佳憲一定很有感觸。
摘星餐廳聯訪時,麥克風收音斷斷續續也讓人聽得霧煞煞,儼然聽力大考驗。輪到蟬聯四屆的三星霸主「頤宮」雙主廚,前3次完全沒聲音,讓人捏一把冷汗,只見主持人在另一端聲聲呼喚:「主廚、主廚,有聲音了嗎?聽得到嗎?有沒有工作人員可以協助呢?」直到第4次,才收音成功。其他主廚受訪時還出現風聲呼~呼~呼的背景音,咦,難道會場瞬間移動到海邊了?

疫情下如何評鑑?國際總監打太極

《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 Gwendal Poullennec在法國與台灣連線揭榜。(翻攝《台北台中米其林指南2021》線上發表會)
對於大家最關心的問題,米其林疫情期間,如何評鑑?評鑑時間?有台灣的評審員嗎?《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 Gwendal Poullennec依舊沒有回答問題核心,他表示,雖然時程規劃上有些改變,但評選方法、核心價值沒有改變,評鑑員會抓緊機會,在餐廳有開的時候進行評鑑,不會以單一次的經驗做為最後結果,每一間被選中的餐廳,都有不只一位評鑑員數次造訪。
Gwendal Poullennec說:「這次評鑑員來自15個國家,有當地也有國際,目的希望評鑑人員能充分反映當代美食要求,評鑑員會有非常完整的訓練,來遵照米其林訂定的五個評審原則:食材品質、廚師對味道與烹調技巧的駕馭能力、料理中展現的個性、是否物有所值以及餐飲水準的一致性來評鑑。」

米其林寶寶的替身 白手套搶戲入鏡

意外和白手套合照的「山海樓」行政主廚蔡瑞郎。(翻攝《台北台中米其林指南2021》線上發表會)
「金蓬萊遵古台菜」老闆陳博璿有看鏡頭,還手比愛心,很有鏡頭意識。(翻攝《台北台中米其林指南2021》線上發表會)
今年頒獎典禮中規中矩,眼尖的我們發現米其林寶寶工作竟然不一樣!而且還有替身!典禮開始前播放米其林寶寶帶你吃美食的宣傳影片,當完行腳節目主持人,跑去台中頒年輕主廚,最多時間就是待在主舞台,至於遞獎牌的工作就交由戴白手套的工作人員執行,等於是寶寶手的替身,不過替身可能太緊張,或許擔心獎牌掉地上,白手套沒有第一時間離開,就留下來和主廚一起捧著獎牌合照(why?),也有一些替身抓不準「進場」時間,讓主廚還要抬頭、用「眼神確認」獎牌咧?還差一點發生主廚等不到牌子,畫面就要被Cut掉的悲劇。
今年米其林在疫情中圓滿落幕,跟前幾屆相比,少了一點臨場感和趣味,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回復正常生活,許願明年可以跟米其林寶寶本人再相見歡!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