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蘭山居6】藝術家潘守誠透過鐵器裝置傳遞溫情 撿拾回收場廢棄物打造山中藝廊會員專區美食旅遊藝術家潘守誠在台中桃山部落裡,打造了一座以鐵器裝置藝術為主題的山中藝廊。文 童心怡攝影陳卓邦發布時間 2022.05.23 05:57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42 臺北時間卓蘭裝置藝術台中藝廊廢棄物DIY鐵器回收藝術家潘守誠桃山部落山裡見無菜單料理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位於台中市和平區桃山部落的「山裡見」,是一處結合鐵器裝置藝術展覽及提供山中無菜單料理的空間,許多人願意花上半天時間,待在這裡悠閒的品嘗主廚嫚嫚善用山裡常見食材創作的菜餚;飽餐一頓後,跟著藝術家潘守誠學習手作DIY,而半天體驗的重頭戲,便是潘守誠帶客人進行藝術空間導覽。山裡見的入口處能看到充滿童趣的大型鐵器裝置藝術。山裡見就像是藝術家打造的山中迷你樂園。遊客們最常對一樓客廳這兩扇沉重的木門感到好奇,因為木門上鑲嵌一對醒目晶亮的囍字。這也是導覽行程的開始,除了得到的過程費盡艱辛,這對金色囍字更是他口中的「月老」。剛得到老木門時,潘守誠原本不喜歡門上的囍字,想要將其卸下,卻因為一通電話中斷而忘記,後來太太的閨密居然從中幫他倆牽起紅線,介紹的對象是16、17年沒見的專科同學,沒想到兩人重逢後擦出火花。對潘守誠來說,這兩扇木頭門上的囍字,就像是月老般,讓他找到人生的伴侶嫚嫚。從回收場找到的鐵桶,剛好能做成大小適中的暖爐。遇到許多擔心找不到結婚對象的客人,潘守誠說,「我以前從沒想過會結婚!」他用自己51歲才找到另一半的經歷來安慰大家。雖然不少遊客確實因為這對囍字也發生了不可思議的故事,潘守誠說自己不迷信,但這扇門確實對他獨具意義。地板上鑲嵌五毛錢銅板製作的花朵彩繪,被客人稱作「有錢花」,也是潘守誠在與太太交往時答應的承諾。使用打檔機車元件製作的「洄」,是潘守誠訴說自己從部落長大,離開前往城市求學謀生,到後來選擇回歸山野創作的人生歷程。走進客廳,會發現地板上有一大片鑲嵌五毛錢銅板的花朵彩繪「有錢花」。潘守誠回憶兩人還在交往時,嫚嫚曾逗趣要求他,每天拍花傳給她,不能用下載的,而且必須連續100天,當下潘守誠覺得很簡單,一口答應。沒想到把山上所有花都拍完,大概才累積20幾張,後來索性去花店拍,也只多撐30幾天,潘守誠只能跟太太求饒,他不要再拍花,想要專心蓋房子,但在過程中保證會把欠她的花都完成,於是在山裡見如果看到各種有花的意象,都是潘守誠獻給太太的愛情絮語。身上流著阿美族血液的潘守誠,使用鐵器製作《守護》這件作品,他說貓頭鷹是阿美族的森林守護神。潘守誠透過「親情」,紀念兒時父親時常騎車摩托車帶他去兜風、遨遊的記憶。另一件取名為「洄」的圓形鐵器作品,是潘守誠拆卸廢棄檔車,利用既有材料,重新塑造成獵槍、群山、流水、樹木、月亮、杵臼等元素,圓形象徵著鮭魚回流的意象,宛如是使用鐵器描繪出的一幅山水畫。潘守誠藉此呈現自己從出生在台東金崙部落,小學時父親為了給予他們良好的成長環境,舉家遷移至彰化,爾後他進入都市裡求學謀生,最後選擇回歸山野創作的人生旅程。除了機車零件,潘守誠也蒐集許多老電話及廢棄車牌。潘守誠認為別人不要的廢材,透過藝術創作就能重新找到價值。潘守誠使用螺絲、螺帽與起子等,做成各種造型可愛的鐵器裝飾品。山裡見有90%的建設都是潘守誠親力親為,他卻說,有時候心理的建設更為重要。剛搬來桃山部落時,大門口的裝置藝術花了好幾個月製作,因為放在馬路邊,有的人路過只是冷眼相待,有人則跟他說,這些裝置會破壞部落意象,雖然當時忍耐在心裡,但他坦言,心底多少還是有受傷。最後,他仍選擇鼓起勇氣完成,直到他在部落裡的鐵器裝置藝術漸漸被周遭的人接受、肯定並喜愛時,傷口也逐漸癒合,對潘守誠而言,每件作品都讓他經歷一場生命的洗禮與成長。潘守誠熱愛騎檔車,在他的鐵器創作裡最常出現檔車元件,包括廁所洗手台也是拆解機車零件當底座。製作迎賓飲料的餐桌,也是用打檔機車製作而成。離開時,潘守誠建議我可趁著天色還明亮時,前往車程不到10分鐘的山蘇林,這裡也是潘守誠會跟嫚嫚一起野餐、約會的地方,讓他能夠沉浸在原始自然的景觀裡,享受山居生活的純樸與寧靜。不過進入森林的步道兩旁長滿咬人貓,建議穿著長褲長袖,以免被割傷。距離山裡見大約10分鐘車程,就是充滿原始森林風貌的山蘇林。山裡見地址:台中市和平區東崎路一段桃山巷8之3號424營業時間:週五、六、日,採預約制,需一週前預約。臉書搜尋:seeyouinthemountains備註:用餐體驗全程約4小時,含園區導覽、DIY、無菜單料理,每人1,000元。圖中所攝皆是無菜單料理菜色。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