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重金挖角電動車金童2年急凍 鴻海逼退MIH技術長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圖)遭控違法解雇推動MIH電動車平台的技術長魏國章,新北地院本月21日首度開庭。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圖)遭控違法解雇推動MIH電動車平台的技術長魏國章,新北地院本月21日首度開庭。
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集團為布局電動車產業,2年多前挖角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的大將魏國章擔任技術長,推出MIH開放電動車平台,吸引2,400家國內外大廠加入,尋求打破電動車龍頭特斯拉的封閉供應鏈。不過,本刊掌握,鴻海去年9月逼退魏國章,在此之前更刻意冷凍這位電動車金童,雙方不歡而散。由於未依《勞基法》資遣,鴻海與董座劉揚偉遭求償逾6,200萬元,勞資調解破局,新北地院本月下旬將首度開庭審理。
2月1日,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帶領高階主管在新北市土城總部舉行開工儀式,侃侃而談備受矚目的電動車事業布局,透露集團不但將在歐洲規劃電動車零配件設廠及赴美簽約,更重金挖腳日本電產集團前總裁關潤擔任電動車策略長,顯得意氣風發。
曾身兼鴻海集團副總及MIH技術長的魏國章,不滿遭職場霸凌及違法解雇,已向鴻海求償6200萬元。

魏國章小檔案

  • 年齡:59歲
  • 學歷:美國麻州大學電腦工程和北卡羅來納大學Kenan-Flagler商學院工商管理雙碩士
  • 經歷:鴻海MIH技術長暨副總(勞資案訴訟中)、南京核果信息科技執行長、蘋果資深企業顧問、NeXT Computer軟體工程師

劉揚偉小檔案

  • 年齡:67歲
  • 學歷: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子與電腦碩士
  • 現職:鴻海集團董事長
  • 經歷:夏普株式會社董事、鴻華先進科技公司董事長、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監事會召集人、台灣區車輛公會理事、三三會理事

稱非法逼退 索賠逾六千萬

劉揚偉在去年鴻海科技日推出新款電動車,強調打造漂亮好車。
不過,外界有所不知,鴻海為打造電動車王國,2年多前重金禮聘曾為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效力的魏國章擔任技術長,推動MIH電動車開放平台(Mobility In Harmony Open EV Platform),吸引美國高通、ARM、微軟、亞馬遜等2千多家國內外知名廠商加入,讓鴻海的電動車生態系在業界引發熱議。
未料,鴻海早在去年9月便將魏國章悄悄解雇,且未發重訊揭露此事,魏認為遭非法逼退及職場霸凌,已對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及人資長夏國安三方提告,並索賠6,200多萬元,新北地院訂本月21日首度開庭審理。
本刊調查,該起勞資糾紛案日前經新北市勞工局調解失敗,改由新北地院勞動專庭接手進行審理。據了解,雙方協商破局最大的關鍵是,鴻海主張雙方是委任關係,以業務變革為由,決定結束委任事務,因此不願再給魏國章其他報酬。
魏國章獲全球知名《Technology》雜誌評選為2021年全球前100位科技領袖人物,名列第91名,影響力不容小覷。(左圖翻攝畫面,右圖讀者提供)
不過,魏國章認為兩造是雇傭關係,公司聘用他時,簽署的文件與一般員工無異,雇主鴻海也替他提撥6%勞退新制退休金,並替他以薪資所得代為扣繳及申報綜合所得稅,且受鴻海人事規章管制,包括員工自律公約、保密承諾書,甚至享有定期健檢等員工福利,就連請假也須依鴻海規定,由他的直屬主管劉揚偉批准。
魏國章自認工作兢兢業業,對於劉揚偉交付的任務均全力以赴,卻遭公司刁難非法逼退,宛如日前吵得沸沸揚揚的博客來清潔阿姨遭解雇翻版。
由於雙方堅持己見,加上鴻海是全球電子代工龍頭,正全力推動電動車產業,對造魏國章也不遑多讓,名列全球百大高科技菁英,新北地院對此格外謹慎,開庭當天勢必引起外界高度關注。

推行MIH 助鴻海股價飆

鴻海集團在2020年10月由董座劉揚偉(左)與魏國章(右)公開MIH平台,至今吸引2,400家國內外大廠加入,備受全球矚目。
本刊調查,2020年初,魏國章已拿到美國知名的國防高科技公司雷神的高薪聘書,鴻海為吸引他加入,由劉揚偉親自出馬向他表示,鴻海正值企業轉型之際,希望他留在台灣一起打拚圓夢,並提出年薪上千萬元的優渥條件,魏國章被打動,7月加入鴻海集團,擔任副總及技術長,並力推MIH電動車開放平台,要與特斯拉互別苗頭。
到任3個月後,魏國章在鴻海科技日首度發表MIH概念,希望透過新平台分享關鍵技術和工具給開發者,讓未來的汽車可透過軟體不斷更新升級,同時吸引更多業者投入電動車產業開發,並建立標準化、規格化,以便於業者開發零組件,同時藉由平台大量生產,降低電動車開發成本,聯盟成員還可透過平台打破封閉的汽車供應鏈,讓MIH一躍成為電動車產業的安卓系統,與封閉的特斯拉系統抗衡,受到高度矚目。
鴻海電動巴士MODEL T已正式上路,揚言未來要拿下國內50%以上市占率。
由於MIH平台分享相關數據、規格、參數、軟體給合作夥伴,車廠可在MIH的基礎上以最少代價、最短時間開發所需要的車型,讓鴻海電動車計畫一鳴驚人,股價接連開出紅盤,估計市值最高增加6千億元。
之後,MIH在前年3月首度舉辦會員交流,針對電動車產業的發展機會及痛點、聯盟運作模式等進行全面性的溝通,會中預告鴻海會在2022年推出電動大巴,2023年推出C級距電動車量產上市,讓鴻海的電動車計畫再添話題。

律師:勞動契約判斷3標準

勞務契約究竟是雇傭或委任?曾任檢察官與勞工法庭法官的律師張志全律師指出,勞動契約主要判斷標準,可從人格、經濟及組織上從屬性有無來判斷:(1)人格上從屬性:即受雇人在雇主企業組織內,服從雇主權威,並有接受懲戒或制裁之義務,並且必須親自給付勞務,不得使用代理人。(2)經濟上從屬性:即受雇人並不是為自己之營業勞動而是從屬於他人,為該他人之經濟目的而勞動。(3)組織上從屬性:即納入雇方生產組織體系,並與同僚間居於分工合作狀態等項特徵。

實務上雖常看到勞資雙方基於契約自由原則,自由約定雙方的契約為勞動契約或承攬、雇傭契約等等不同名稱的勞務契約,但是主管機關跟法院一再強調,勞務契約之性質是否屬於勞動契約,並不受契約名稱、形式拘束,即便雙方合意、簽署契約,但事後整體的勞務事實與契約內容不符,主管機關與法院仍會依實際狀況來綜合判斷,即使是高階經理人或部門主管的勞務契約也是一樣。

因此職稱為主管或高階經理,但對於公司經營、預算、財務、人事等無較大自主裁量決定權限,僅得服從董事會或公司指示,日常工作中亦無法自由指揮或創作自己所處理的工作事務內容,則仍為勞動基準法所稱受雇主雇用勞工。

張志全說,一般而言,老闆替員工投保勞、健保或提撥勞新制勞工退休金,幾乎就可視為雙方為雇傭關係。

辦公室遭換 指派速件刁難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董事長劉揚偉陪同下,參觀鴻海科技日所推出的電動車關鍵零配件及相關系統。
不過,去年5月,劉揚偉突然對魏國章的工作報告及MIH的執行能力提出質疑,但並未具體提出改善建議,就下令將魏國章的辦公室,從位在南港經貿園區的財團法人MIH EV研發院,改調至鴻海土城總部,但他旗下的技術團隊全都未跟來,也沒有專屬辦公室,魏只能獨自找沒人使用的會議室辦公,昔日風光上任的業界金童,猶如被打入冷宮,在鴻海總部相當落寞。
知情人士告訴本刊,同一時間,時任劉揚偉特助的夏國安,特地找魏國章討論他的人事安排,夏告知魏不要再接觸MIH業務,但仍要求他提出電動車EVKIT(開發者工具平台)規劃;不久,劉揚偉即要求魏須在一週內開發某個重要程式介面,並進行專案彙報。由於鴻海未提供研發人力或資源,擺明要讓魏知難而退,甚至主動請辭。
鴻海人資長夏國安(圖)遭控職場霸凌,逼退過程全被錄音,一併遭魏國章求償。(翻攝鴻海官網)
不過,魏國章並未氣餒,雖然時間緊迫,仍如期完成報告,劉揚偉看過後認為內容不佳,但對報告哪裡不好或需要如何改善,卻未明確告知,對於魏的後續工作安排更是幾乎置之不理。
到了去年9月,魏仍無主動請辭之意,劉揚偉指派夏國安以逼迫或勸誘等方式要魏主動請辭,夏除了表明魏只能做到月底,且不會依照《勞基法》處理,更以東方企業與西方企業文化差異為由,宣稱鴻海是君臣文化,台灣的企業以自動請辭比較好,要求魏當作是自己要離開,並稱大家都不是小朋友了,希望彼此好好處理。
魏國章自認沒犯錯,如果鴻海要他走人,應該依照《勞基法》處理,甚至委屈地向夏國安提及,「我被劉揚偉粗暴對待,某天開會到一半,突然被人叫出去,表明劉揚偉叫我回去,不要再搞MIH了,卻沒說明理由。」這段逼迫員工走人的對話遭全程錄音當成證據,已送至法院。

黑白臉逼辭 收門禁卡阻入

魏國章去年9月30日欲進入鴻海總部上班,警衛及人事單位同仁要求他交出門禁卡及識別證。(讀者提供)
由於魏國章不願主動辭職,夏國安在同年9月27日及28日找魏懇談,後來還請MIH平台執行長鄭顯聰助陣勸誘魏自動離職,而鄭與魏交談時不斷肯定他的工作表現,顯然是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白臉,目的都是要魏主動走人,讓鴻海省下大筆資遣費。
到了9月29日,鴻海人事單位竟直接拿出離職同意書要魏國章簽署,魏認為其中涉及法律問題,要求帶回研究,卻遭拒絕,魏因此不願簽署。不料,隔天一早,魏國章開車要進入鴻海土城總部上班時,警衛及人事部門同仁早已守在門口拒絕讓他進入,並收回門禁卡,人事同仁不但向魏國章表明終止雇傭關係,更稱雙方是委任契約關係,公司得隨時終止契約。
魏國章當時在鴻海土城總部門口被攔下,警衛不讓他進入廠區,立即遭逼退解職。
隔月6日,鴻海寄存證信函給魏,表明因集團技術管理業務變革,依《民法》規定終止雙方委任契約。不過,魏國章不甘示弱,委請律師回函,質疑鴻海曲解雙方法律關係,表明鴻海非法解雇,包括劉揚偉拒絕回應、恣意調動工作地點、刪除MIH相關研發資源、指派人事單位成員脅迫他主動離職,並以掃地出門的方式拒絕他上班,形同羞辱等職場霸凌,雙方法律戰就此展開。

郭董強炒人 遭法院判違法

魏國章(圖)曾是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手下大將,鴻海挖角他操盤電動車發展,備受外界矚目。
鴻海集團非法解雇員工早有前例,2012年間,時任鴻海新綠數事業群總經理的謝冠宏,請假前往日本,因祕書誤植請假日期,以致未現身開會,當時的董事長郭台銘見謝冠宏不在,當場以擴音方式打電話要求謝「馬上下機返回開會,明天再去」「如果沒有回來,就再也不用回來」,最後謝被以缺席會議為由解雇。
自認權益受損的謝冠宏提告後,二審法院認為鴻海違法解雇,判決應給付資遣費150萬餘元及235張鴻海股票,最高法院4年前駁回鴻海上訴,謝冠宏官司勝訴確定。之後,謝還乘勝追擊,認為鴻海早該在2012年交付股票,卻遲至官司勝訴才在2019年7月給付,導致他無法取得鴻海歷年的股票股利及現金股利,因此再提起給付股票之訴,一審判決鴻海要給付謝冠宏530萬餘元及32張鴻海股票。
此外,郭台銘在2019年6月卸下董座職務,正式交棒,由劉揚偉接手,當時劉發下豪語,說要好好帶領團隊,創造股東利益,把鴻海股價推升到200元,只是目前鴻海股價只有百元左右;至於另位挨告的夏國安,身兼鴻海永續委員會社會小組負責人,日前她才對外公布鴻海10項永續發展目標,暢談公司要確保「人才吸引」及「員工權益保障」等議題,諷刺的是,她遭控銜命逼退魏國章,且無視《勞基法》,一併遭求償100萬元。

金童告鴻海 涉電動車發展

鴻海MIH會員大會及海外招商說明首度在2021年3月舉辦,吸引海內外重量級企業領袖出席。
今年57歲的魏國章,建中畢業後,赴美取得麻州大學電腦工程和北卡羅來納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雙碩士,曾任蘋果資深企業顧問,與賈伯斯在NeXT Computer共事,更獲知名的國際科技雜誌評選為全球百大科技領袖,名列第91名。
前年9月魏國章以鴻海技術長的名義在國際級的電動車論壇擔任主講人,一戰成名,至今仍引起討論;之後,他除了持續關注科技發展,也一邊寫書,要將台灣的電動車發展推向國際。至於他與鴻海的勞資糾紛案,除了攸關電動車未來發展,更涉及勞雇間的法律保障等公共議題,有待法院詳查釐清。

回應

對於魏國章指控遭鴻海集團非法解雇及職場霸凌,並求償6,200萬元一案,本刊致電鴻海集團,至截稿前未獲回應。

鴻海科技集團2月7日針對魏國章雇傭司法案則聲明表示:

一、本公司皆依法辦理,並靜待司法判決。

二、針對任何不實言論,本公司不排除循法律途徑,維護權益。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