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有個笑話,看到電梯門快關時,內科醫師會用手去擋門,而外科習慣用頭去擋,暗諷外科「重手不重腦」;「外科真的不太需要用腦,但投資要,所以靠投資賺來的錢,讓我特別有成就感。」47歲的鬼叔,是位腫瘤外科醫師,外表沉著冷靜,說起話來頗有黑色幽默。
【達人理財】奉行大貪不貪心法 外科醫師左右開弓賺千萬

47歲的鬼叔,是位腫瘤外科醫師,30多歲時因交易外匯保證金慘賠,瞬間負債3,000多萬元、家庭失和。後因研讀佛書,深刻自省,領悟控制心魔的重要,10年前重回市場,以左右開弓策略投資生技股,獲利高達600%,不但賺回逾千萬元,更因個性大轉彎,從此改寫人生。

鬼叔投資小檔案
- 出生:1976年
- 現職:腫瘤外科主任
- 學歷:醫學研究所碩士
- 經歷:醫療聯盟執行長
投資心法
- 40%資金用於左側交易,停利不停損,越跌越買
- 50%資金用於右側交易,停損不停利,漲多買少
- 10%資金作價差、隔日沖鎖定已有庫存的個股
挑股進出場 奉守心法
雖說投資可帶來成就感,但鬼叔卻也曾因此破產負債3,000多萬元,直到戒掉看盤的癮,並自2013年起,將目標放在台股,以「左右開弓、價差適中」策略,才賺回千萬元。
鬼叔挑股的條件是:一、連續2年本益成長比小於0.75;二、市值營收比小於1(電子股小於5);三、每股現金流除以每股盈餘大於0.8;四、RSI (相對強弱指標)過去一個月、一季、一年大於1。至於目前股票池中,生技股占7成,包括保瑞、藥華藥;非生技股帝寶、宜特、中磊則約3成。

策略上,他將資金分成3部分,分別是左側交易40%,右側交易50%,其餘則是較短線的價差交易。利用這套方式,搭配大貪不貪心法(不貪是指將成本及部分獲利拿回,再留下零成本部位去大貪),就能在心情保持平靜下,達到財富自由、心靈也富足的境界。
左側交易:下跌分批買進 越跌越買
左側交易是指在個股下跌時分批買進,跌越多買越多,且停利不停損。「只要股價跌破支撐線、前波低點或黃金分割率(0.382、0.5及0.618)我就會加碼;或當量縮到一個極致,我也會大舉買進。」他強調,左側交易就是價值投資,敢在空頭跌勢中進場,憑藉的是對個股的深入研究,對產業的專業自信。
鬼叔坦言,會做左側交易初心是為了攤平成本,但最後績效證明一切。「剛開始買股,是從生技新藥產業下手,因為與工作及本身所學相關,包括基亞、浩鼎、中裕皆獲利出場;直到2017年接觸北極星藥業,才開啟左側交易,只要股價跌破支撐線就買一點。」

他說,很多生技股沒營收,新藥開發要砸大錢,公司長期處於虧損,甚至有倒閉風險,因此投入生技股,要很認真地接觸公司,與發言人對話,像他就用醫界人脈掌握訊息;「以北極星為例,它的藥很好,有點像藥引子,對治療癌症明顯加分,連我媽也在用,聯合用藥效果非常棒,讓我有信心持續投入。」
他從北極星藥業股價60多元進場,持續左側小量買進,直到2019年底,科技富豪陳賢哲注資一億美元,解決了公司錢與人的問題後,才開始大量加碼,一直持有至2022年9月解盲前,股價大漲至160至200元附近分批出脫,以成本均價約28元計算,投資5年、報酬率達600%。

右側交易:金字塔買法 漲越多買越少
「左側交易重點在資金控管要很嚴謹,必須苦熬。」反觀右側交易,漲多時要買得少,只要跌破支撐線就得全部出場,「果斷出清、不拖泥帶水,是右側交易成功關鍵。」鬼叔說。
至於右側交易策略是,當股價帶量突破前5日均量約2倍且長紅時,資金投入25%,逢拉回修正不破5日、10日線就加碼10%,最多加碼3次,最後一次加碼5%,金字塔買法,漲越多買越少;一旦股價修正跌破支撐,部位要全數出清,不戀棧。

例如,2021年5月20日,長榮成交量進一步放大至5日均量的1.5倍,便可在股價75元左右搶先投入25%資金,之後股價上漲,只要拉回整理不破75元,即可續抱再加碼,中間過程不停利,讓股價一路飆;「其實我沒有多厲害,也是等到跌破頸線後,在120.5元停利出場。」換算報酬率超過60%。
很多人好奇,外科醫師怎麼會如此鍾情投資?「初入市場時,我還是住院醫師,月薪5萬多元,錢不多但醫師身分貸款容易、利率又優惠,就向銀行貸款3,000萬元,從以小搏大的商品選擇權做起。」他接著說,「醫院值班,晚上不能睡覺,我就乾脆看盤,晚間8點半更是歐美盤交易尖峰,除非是急救,否則我都在值班室裡感受市場波動。」
鬼叔清楚記得,初試啼聲的第一個晚上,他只花了5分鐘,就賺到快一年的薪水。「當時認為賺錢也太簡單了吧!覺得自己的腦袋實在聰明,便越陷越深,資金越滾越大。」但沒想到,2009年下半年的一次突發性利空,竟讓部位整個被清空,不僅財富歸零,還負債3,000多萬元,「霎時驚覺人生3年都白幹了!」
慘賠後省思 個性轉彎
之後,鬼叔再也不碰外匯保證金交易,回頭省思自己的人生。「那幾年,我看遍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師的書,後來醒悟,投資要賺錢,先要認識自己,學會控制得失心;現在我的個性簡直大轉彎,變得很耐磨。」
台股資歷僅一年多的小芬,因投資社群認識鬼叔,對他「大貪不貪」的心法特別有感;「我人生第一檔股票是北極星藥業,表現最好時,一張獲利10萬元,但因無法控制貪念,股價從高點下殺,最後竟虧損近5成;才徹底領悟,原來股市能賺錢的關鍵在人心。」

鬼叔的一位好友形容,「他身上有多種不同人格。他常說大貪不貪,正好體現他人格的多面向;而我也從這4字中獲得改變,現在我會將投資已獲利的部分先拿回本金(不貪),剩下零成本部位就繼續放(大貪)。像生技股王保瑞7月股價最低已來到700多,我已零成本,心理沒有壓力,投資起來相對輕鬆。」
曾歷經破產,家人關係破裂的鬼叔,因從佛書上悟出人生智慧,並分享給周遭親友;不但幫助自己走出低谷、修復家庭關係,更因修心、馭心,得以重返市場,賺回富裕人生。回首過去10年,他感慨萬千地說:市場遊走,原來控制好心魔才是最重要的。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