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沖精品咖啡就是需要耐心,水量和速度都對了,才能讓咖啡浮現不同層次的香味;投資也一樣,等待一個產業成熟、發酵,2、3年時間不為過。」台股投資資歷近40年,不到50歲即財富自由的A-J,正熟練地將熱水倒入濾紙中,此時空氣中瀰漫咖啡香。
【達人理財】從負債千萬到提早10年退休 達人買趨勢股年領300萬股利

28歲負債千萬,49歲年領股利300萬元,A-J翻轉人生的祕密就是精準投資。8年前從台北金融圈離開,回南部陪伴小孩成長、學手沖咖啡會友,現在的他持續精進投資實力,從趨勢中找到產業再升級、轉型的漲倍股,長抱至少2年,股利價差雙入袋。


挑對漲倍股 退休慢生活
原本在台北金融圈工作,49歲那年A-J決定退休,讓身旁朋友大感意外,「我想陪伴小孩成長,尤其身體健康也亮起紅燈。」最重要的是,當時他每年來自股利的被動收入已接近300萬元,於是選擇回到南部過生活,而手沖咖啡就是退休後開始接觸並愛上的興趣,「用來招待朋友很有味道!」
選對產業,再從產業裡買到「漲倍股」,是A-J提早10年退休的祕訣,「只要抓到趨勢,即使天災人禍發生,也難改變方向,頂多只是前進速度變慢。」
前一陣子因中東戰爭及台積電法說下修產業前景,利空消息夾擊,台股短短幾天跌掉千點,A-J認為這只是多頭格局中的急跌修正,積極進場撿便宜,加碼手上持股如英業達、臻鼎-KY。

他透露,除了英業達、臻鼎-KY以外,目前持有標的還有鴻海、台泥、強茂等,看好的就是未來AI發展及汽車智慧化。
祕訣一、抓住產業趨勢 鎖定積極轉型
「投資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未來產業方向,怎麼找?就是『勤勞』兩字。」A-J表示,想要洞悉產業趨勢,可以先從參與券商、工商協會、研究機構等舉辦的產業論壇開始,「企業老闆會親臨現場的論壇更是不可錯過,像是2020年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到高雄演講,談到關於公司要推動智慧醫療大艦隊,我回家研究後便決定買入佳世達。」2020年12月分批買進,均價在25元左右,去年7月賣出,獲利1倍出場。

A-J說,選股要把握「下檔有限、希望無窮」的公司,本業作為保底,積極轉型的新事業則是未來的希望。而茫茫股海中,有兩類型公司是他的投資首選,第一是在原先的產業上再升級、轉型中的公司,目前手上持股鴻海、台泥皆是;第二則是產業遇到困境、積極轉骨的公司,也就是市場所稱的轉機股,「從負一到一,爆發力道會最強。」他持有的亞光、強茂就屬此類。

以鴻海為例,股價自3月分至今,上漲超過50%,成為許多股民談論的話題,但在這之前,當多數AI概念股翻漲好幾倍時,鴻海股價卻是不動如山,不斷被市場質疑未來發展。
A-J解釋,鴻海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廠,業績最基本支撐是美國蘋果,而且過去10年連年發放股利,殖利率在2%至4%間。幾年前法說會上也宣布將發展AI伺服器,「之前鴻海只是暫時沒有成果,無法向外界說明,但絕不會在AI浪潮中缺席。」他強調,就算鴻海沒轉型成功,至少有蘋果保底,投資這樣的公司很安全。

祕訣二、股價下跌修正 勇敢危機入市
鎖定趨勢產業及轉型中的好公司後,只要股價有出現大跌,A-J就會勇敢入手。他提到,疫情爆發那年,鴻海股價回跌至70元左右就入手許多張;第二波再加碼是創辦人郭台銘參選總統、被大陸查稅,股價跌破百元時,「好公司就是要危機入市時買進,大陸不可能讓鴻海撤離,企業轉型時,要給他時間孵化。」
另外,被A-J相中的轉機股,車用二極體廠強茂,他也是在股價落難時積極承接,「市場在談論電動車時,強茂總是被忽略,但公司力行轉型,從外部延攬技術長、成立新團隊,還申請電動車認證,這些資訊法說會中都有揭露;所以大概2020年2月強茂股價27元左右、每股淨值20元時買進,最後當股價漲逾100元全數賣出。」

近期強茂股價又出現大修正,在股價跌到5字頭時,A-J又買回一些。他表示,現階段電動車沒有特別被看好,但不論是新能源車或傳統汽車內裝的資訊智慧化,動力和照明自動啟閉等安全控制,智慧駕駛的趨勢並不會改變,強茂仍有發展空間。A-J強調,股價買得便宜才能安心抱,他最喜歡挑選股價約等於每股淨值、殖利率3%以上的個股,先買入1成便於觀察,股價跌破月線、季線、年線,會持續加碼。
祕訣三、淨值比逾五倍 出場落袋為安
至於出場時機,A-J表示,初步會以股價淨值比5至6倍作為判斷依據,若公司未來獲利預估無法支撐股價,就會賣出。以強茂為例,2021年10月、11月股價破百元,股價淨值比攀高,讓他決定落袋為安。
A-J的投資同好小咪提到,A-J相當有耐心等股票上漲,每次自己失去耐心時,都會重新思考A-J的成功心法。A-J好友、獨立財務顧問張佳瑩表示,A-J總是想傳達長期投資的意義,「我們是在投資、不是投機,是他最常講的一句話。」
出生於困苦家庭,A-J常自嘲說,前總統陳水扁是三級貧戶,那他就是六級貧戶,為了省學費、生活費,國中畢業後他報考軍校,後來搭上政策退役潮離開軍中,轉念財務研究所。畢業後他順利在投信找到研究員工作,接著轉做經紀業務。
當年股市行情正熱,A-J幫大戶向親友借了許多人頭戶,卻遇上亞洲金融風暴,大戶垮了、人頭戶的債也落到他身上,28歲就背了近千萬元的負債。為了盡快償還負債,他轉行做金融業務,刻苦努力花6年時間還清負債。這段挫折成為人生中最重要的養分,也讓他明白獲利是等出來的,人生沒有賺快錢這件事。應用在投資上,他展現絕對耐心等待股票上漲,最終靠投資翻轉負債人生,甚至提早10年退休。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