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宥勳 37歲 小說家、臺灣⽂學作家連署聲明共同領銜人
素有「戰神」之稱的小說家朱宥勳,近來在網路上和人吵架的頻率少了,個人臉書上多了的是他轉載多篇創作者的新作。他簡單附上心得:「中國真的很容易激發大家反烏托邦小說的靈感…」「有沒有見過媽媽要求小孩多喝可樂的?什麼狀況下,媽媽會希望孩子『抽血數字越難看越好』?請讀下去吧…」相較過往評論不顧文壇輩分、一針見血的風格,對待這些作品,朱宥勳口吻簡直像幼兒園老師般溫和了。
作家齊響應 護創作自由
那些作品是朱宥勳代表「臺灣文學作家連署聲明」發起小組,呼籲有興趣者,皆可在網路上接力發表倡議支持罷免行動的創作,文末附上關鍵字「#筆桿接力罷免到底」。「隨著時間跟議題,其實大家關心的狀況會不一樣,從後來創作接力的內容,就可以明顯看出來,因為大家的創作一定是他最關心的問題。一開始有的談預算,有的談共產黨入境後的未來,上個禮拜突然多了一個很重要的主題是器官(移植),就是會有這樣的變化。從這些作品裡,可以更直接看到大家加入的核心關懷是什麼。」朱宥勳說。
臺灣文學作家連署聲明由作家楊双子發起,為了反對文化部被浮刪預算,支持民團罷免不適任立委,起初由朱宥勳在內的三五好友串聯,接著往外輻射拉人,「一開始知道文化部被亂刪預算,那種感覺對我來說,很像是十二強(世界棒球十二強賽)拿冠軍後,你跑來砍棒球預算,我會覺得文化圈現在做錯了什麼?沒有啊,最近的表現應該還不錯吧?楊双子拿到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獎就是一個最顯著的案例。」朱宥勳說。
臺灣文學作家連署聲明第一波連署採私下邀請制,共201人連署,然而發布名單後,實在太多作家也想加入,楊双子與朱宥勳等人不得不再次開放連署,最後名單達1,043人。
「這些連署人不見得完全是因為文化預算而來,有的人覺得它純粹是反共的行為,甚至跟著反共出現了新主題,叫做保護創作自由。」朱宥勳說:「特別是很多BL(Boys' love,描寫男性間的戀愛創作類型)小說家,像一位BL小說家李靡靡(另有筆名顏九笙)就說,台灣BL讀者跟創作者加入大罷免運動是唯一合邏輯的選擇,因為一旦中共入侵,所有這些東西都會消滅,這幾年在中國寫BL小說者,(刑罰)判得比強姦犯還重。」

失關鍵補助 阻外譯交流
對朱宥勳來說,話題被陳玉珍以「要飯說」帶到藝文輔助是否應該存在,是有意而為的設定。「她(陳玉珍)想告訴大家,你們(作家)就是拿錢了,但文化部預算大概占台灣的總預算不到1%,其中給補助的錢只剩1/3。」
朱宥勳認為,沒了補助,有意願創作的創作者仍舊會繼續創作,「對我來說,最不能動的是像『文化黑潮計畫』這種外譯、交流的部分,這些東西拿掉就沒有了。例如楊双子的《台灣漫遊錄》,最關鍵一筆錢不是給作者的補助,是給英文版Graywolf Press出版社翻譯的補助。」
在長年黨國教育體制下,台灣讀者對本土文化缺乏興趣與信心,此現象從書市暢銷排行榜翻譯書多數贏過本土創作可窺知,「因為台灣本土的東西已經很長一段時間在某群人心中品牌形象很差,變成不得不採取一個手段,必須出口轉內銷,如果想要創造現象級的作品,要先在國外得到成績才能回來。」
「吳明益為什麼這麼紅?陳思宏為什麼這麼紅?這個往外推,是我們有點悲哀,但必須要有的戰略。」朱宥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