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05:28 臺北時間

召回不良政客/這次罷免對抗的是政治病毒 醫學界

mm-logo
時事
羅浚晅醫師曾站在防疫第一線。
羅浚晅醫師曾站在防疫第一線。
這是一個召回不良政治人物的時代,當人民發現集會無效,他們不再被動,而是推動罷免成真:從牧師、法師、醫生、教授、到紀錄片導演與小說家,他們原本沉默,卻因體制崩壞與中共滲透而感到威脅逼近眉梢,演變成一場全台跨界聯合的集體召喚:有人犧牲教會空間、有人燃燒業餘時間精力、有人推著母親四處宣講,也有人用自己的方式致力文化外交。這場大罷免行動,與其說是針對特定立委,不如說是一場對遭敵對勢力入侵滲透恐懼的反抗,為了守住台灣價值與制度底線的行動。
羅浚晅 年齡不透露 前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祕書長
我們來到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羅浚晅醫師創辦的卡洛生物醫藥公司去年進駐。5年前的Covid疫情意外成為他參與政治的起點:2020年疫情剛開始時,上萬家診所買不到口罩,有廠商囤貨、哄抬價格,他居中協調口罩、防護衣、酒精等戰備醫療物資的分配,第一次上電視向民眾衛教宣導,「疫情不是只有醫療專業,還有太多政治攻防。」疫情後他轉向研發細胞治療藥物,想向世界證明Taiwan can help。
羅浚晅台大醫學系畢業後,還考取台大法律系,嚮往制度合理、分配公平,因此對立法過程中的政治折衝有深刻體會,他以《再生醫療法》為例:「有一次公聽會,一個立委很凶地問我代表誰?我說我代表人民,他說:『不對!我才代表人民,因為我有票。』國會攻防不是拿專業或誠意就可以解決,有各方勢力和利益,必須去角力。」他話鋒一轉講到罷免,「你有票,所以可以囂張成這樣,人民也有選票可以罷免你啊!」

依親享健保 將排擠資源

今年初,國民黨立委游顥等提出《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修正案,擬將中國籍配偶取得身分證的年限從6年縮短成4年;國眾二黨亦提出《老人福利法》修正草案,全額補助65歲以上、所得稅級距20%以下長者的健保費用,引發對於健保永續性的焦慮。
「中配是唯一可以申請年邁父母依親的外配,以及探親期間能夠來台就醫。中國籍配偶占比是64.2%,含港、澳的人數就有38萬9,415人,是所有外籍配偶之冠,當我們調整政策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因為影響最大。」至於《老人福利法》,他認為大撒幣後必然造成資源互相排擠和沉重財政負擔。
羅浚晅過去在醫師公會擔任法規會副主委,針對健保相關政策向行政部門提出建議,「醫學牽涉到人命和昂貴資源的分配,是國家最深刻的議題,因此醫學跟政治息息相關,必須在國家制度性的保障下才能好好執行醫療。」健保施行30年,覆蓋率百分百,一直是台灣人驕傲,「健保議題有幾個關鍵:它是保險,也是福利,所以資源有限,第一是永續,第二是收支平衡,還要重視群體之間的公平性、使用者付費。」「中配的問題是,如果其父母依親來台,鐵定是比台灣的年輕人、一般族群耗用更多健保資源。我們做過一個研究,一個人過世前幾年平均一年使用的健保費約200萬到300萬元。表面上,依親來台有名額限制,假設開放60個,一年就是1.8億元,且背後有更多人在等待,他們可能會說這不公平,他們的父母需要醫療,那怎麼辦?」他認為一旦開放,將是災難開端,「我們為什麼現在要打開一個可能會發生的道德困境?」
他發起連署,調查醫護人員對中國籍配偶取得身分證6年改4年的意見,「醫護有3,000人連署,大家對這件事情非常反感。他們都講到一個重點:在健保資源有限之下,醫護人員要維繫所有台灣民眾都能得到百分之百的覆蓋,不應該慷所有民眾之慨,打開這個大門,還有醫護人員說,如果繼續強推法案,他們就要離職,因為他們不知為何而戰。」
20250428pol0016-3---20250419^MHMD^419凱道反共集會_攝影董孟航216_2025-04-28.jpg
大罷免浪潮續,民眾為了守護台灣,拒絕統戰,響應「419大遊行」,以創意表達訴求。(鏡報新聞網)

開放陸醫護 感嘆太荒謬

此外,近日國民黨立委陳玉珍、陳雪生提案修改《離島建設條例》,遭質疑恐讓中國醫事人員在沒有台灣執照的情況下執業;疫情期間,陳玉珍亦曾代表金門鄉親,要求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安排醫療專機到中國打國藥、科興疫苗。儘管陳玉珍解釋,按照台灣法規,外國人不包含中國人,羅浚晅仍坦言感到荒謬,「中國的大白(指穿白色防護衣的防疫人員)會直接衝進家門拿棍子打你,我們會這樣嗎?我們很重視醫學倫理,兩邊的醫療怎麼可能協作?」
Covid大疫3年,他與全台醫護並肩作戰,守住台灣,他說當時對抗的是自然病毒,如今罷免對抗的是政治病毒。4月19日,他參與反共護台灣遊行,看到中華民國派、台派、退役將軍坐在一起,氣氛熱絡得像老同學聚會泡茶,他非常感動:「這些人以前無法對話,現在大家想的是台灣的未來,你只要嘗試當台灣隊一天,就不會想回去了!」
更新時間|2025.05.01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