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大利中部的Pontedera,街道靜謐。PIAGGIO總部座落其間,自1920年代末即以飛機零件與發動機製造為業,是當年義大利空軍的重要後勤支柱。這座廠區不僅地理位置鄰近交通樞紐,亦曾是軍工體系中關鍵的一環。戰爭末期,Pontedera 廠在盟軍轟炸下幾近全毀,工業結構幾乎夷為平地。






戰後重建期間,PIAGGIO決定轉型。1946年,航空工程師Corradino D’Ascanio設計出以鋼板為主體、結構一體成型的速克達Vespa 98,並於Pontedera正式下線量產。其輕巧車體與飛行器思維,為當時交通工具帶來全新想像,也為義大利經濟重建注入實質動能。Vespa的設計徹底改變了傳統摩托車的形式語言,不再只是代步工具,更逐步演化為生活風格的象徵。






至今,Pontedera仍是Vespa高階與歐規車型的主要製造基地。雖PIAGGIO在越南、印度、印尼與中國設有區域工廠,但品牌定位、品管標準與旗艦車款打造仍由此地主導。該廠具備獨立測試中心與研發實驗區域,從車體沖壓到完成測試,皆維持總部水準,未見稀釋,亦代表義大利工業傳承未曾中斷。

衝壓與焊接區是整條產線的起點。每日數十噸冷軋鋼板,在高張力油壓機與多段模具間來回成形,轉化為Vespa最具辨識度的車體輪廓。鋼板厚度與材質配比經過精密計算,部分車型採用加強筋設計以強化結構。與市面常見塑膠車殼不同,Vespa至今仍堅持鋼製單體式殼體,強度、抗扭性與使用壽命皆為主要考量,並為騎乘穩定性與安全性提供技術基礎。

焊接完成後的車體,首先進入去毛邊與表面處理區,由技師以氣動磨具與手工打磨工具進行細節修整,確保漆面不會產生氣泡或不均。接著進入烤漆流程,整體採靜電噴塗搭配多層水性塗料,分為底漆、防鏽塗層、主色層與透明保護層。Vespa 在漆面處理上的要求接近汽車等級,Pontedera 廠更於2016年啟用全新烤漆廠房,引進靜電噴塗設備與多段自動控制系統,強化塗裝品質的一致性與色彩表現。整體製程搭配厚度感測、附著力與抗UV測試,讓Vespa車體不僅美觀,也具備長時間戶外使用的穩定性。特定高階車型限量車款,更提供專屬配色或限定色號選項,例如午夜藍、托斯卡納棕與珍珠白,並可搭配不同飾件風格包裝,讓每輛Vespa呈現更具識別性的個性化外觀。

完成烤漆程序後,整車再進入總裝區。引擎模組、線束、懸吊與制動系統由技師手工配置,特定流程如煞車油管與車頭線路整理,仍仰賴資深人員經驗與手感。許多零件雖來自外部供應鏈,組裝時仍需逐一對位微調,確保每輛車都達到PIAGGIO內部標準。






進入成車前,Vespa皆需通過滾筒模擬道路測試與聲學檢測,逐台記錄怠速、加速、剎車等反應表現。確保交車品質外,也鞏固其在國際市場上的耐用形象。測試紀錄將與車輛序號綁定存檔,日後維修可回溯至出廠時的參數,展現完整的製造履歷制度。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頂規的Vespa 946系列,也僅在Pontedera廠進行生產。該車型融合手工工藝、限量策略與實驗設計,車身多處採用鋁合金零件與精密車縫皮革坐墊,製程細節極為講究,更凸顯Pontedera廠的技術實力與品牌旗艦象徵地位。

由於廠區禁止拍攝,本文所使用的大部分製程影像來自PIAGGIO越南Vinh Phuc廠。該廠自2009年營運至今,製程標準與模具結構承襲義大利總部,除區域零件與部分自動化程度略有差異,整體邏輯高度一致。亞洲區市場的車系亦多由該廠供應,但設計監督與品管仍由總部主導,確保全球車款一致性。

離開廠區時,已有些許歲月感的PIAGGIO招牌靜靜立於出口牆面,不張揚卻難以忽視。它既象徵傳承,也體現態度:義大利製造,仍以自己的步調穩健向前。
PIAGGIO Pontedera 工廠小檔案
正式名稱:PIAGGIO & C.s.p.a. Pontedera Plant
地點:義大利托斯卡納大區,Pisa省Pontedera鎮
創立時間:1938年啟用(前身為航空工廠)
轉型關鍵:1946年開始生產 Vespa
職能:Vespa 高階與歐規車型的製造中心、集團研發、測試與設計部門所在地
廠房面積:約200,000平方公尺
員工數量:超過3,000人(涵蓋製造、研發、行政與測試部門)
專家觀點

不是工廠,是殿堂
走進義大利Pontedera的PIAGGIO廠區,Vespa的誕生彷彿是一場安靜卻充滿儀式感的工藝演出。鋼製車體經過噴砂、烤漆與懸掛輸送,如同緩緩吟唱的機械詩句,在每位工匠的雙手中接續品牌七十餘年的傳承。Vespa不只是代步工具,更代表著一種義式生活的態度與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