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理財/實踐長期買進逾15年 財務長簡單存股年領百萬股利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上市公司財務長邱懷青,用5311法投資理財,不到40歲就年領百萬元股利。
上市公司財務長邱懷青,用5311法投資理財,不到40歲就年領百萬元股利。
身為上市公司財務長,邱懷青的投資策略卻出奇簡單,她信奉「大道至簡」的理念,不猜盤、不追高,只靠定期定額買進ETF與權值股,長期持有、穩健累積,如今年領超過百萬元股利。多年來,她也始終遵守自創的「5311法則」分配收入,持續擴大資產規模。她用行動證明,投資最好的方式不是複雜操作,而是以不變應萬變,在紀律中滾出財務自由的果實。

邱懷青投資小檔案

  • 出生:1986年
  • 現職:上市公司財務長
  • 經歷:中國信託法人金融襄理、中國建設銀行法人金融經理、CFP國際認證理財規劃師
  • 學歷:法國里昂第三大學商業金融學程;中央大學財金系、財金所
  • 婚姻:已婚,育有1女1子
  • 理財心法:
    1. 自創5311理財法,每月收入50%做為生活費、30%投資、10%進修、10%保險費
    2. 30%投資以市值型ETF及權值股為主
    3. 檢視個股財報看重負債比率、毛利率、營業淨利率
提到財務長,許多人直覺想到的是:有紮實的財經知識、熟悉財報數字、充分掌握業界消息,肯定很會選股投資;但上市公司財務長邱懷青卻大笑說:「投資沒這麼複雜,我就是以不變應萬變,然後長期投資、定期定額買入ETF而已。」

投資部位 謹守七二一

身材嬌小、長相甜美的邱懷青像個鄰家女孩,採訪這天,她身穿簡單T恤、牛仔褲,完全打破了財務長在職場上須身著套裝、腳踩高跟鞋的既定形象;而她的投資邏輯,也像穿著一樣樸實無華,她不斷強調:「專注本業,用閒錢長期買ETF、權值股就好,市場自然會給你回報。」
24歲前靠省吃儉用,存到第一個100萬元,再持續儲蓄、投資,邱懷青早在30歲前就已經有1,000萬元。婚後與先生一起努力,將資產配置分為股、債、風險資產各占7、2、1的比例,6年內進一步滾成2,000萬元。「我和先生讀研究所時,都是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的學生,老師的長期買進原則,我們實踐超過15年了。」
20250731money001
邱懷青的投資以市值型ETF為主,當中持有元大台灣50(0050)以及富邦台50(006208)超過70張。
打開邱懷青的財務地圖,她持有多檔台股ETF,包括元大台灣50(0050)及富邦台50(006208)超過70張、元大中型100(0051)30張;金融股則有中信金逾40張及兆豐金等;另外,台積電、鴻海等權值股持有時間更超過7年。如今,她個人年領股利超過百萬元,生活支出、子女教育費用通通可由股息買單,不到40歲就有底氣從職場上離開,但仍堅持本業不鬆懈。
20250731money001
中信金穩定配息,邱懷青長期買進,目前持股超過40張。

挑權值股 重點三數字

「我每天很少花超過半小時看投資市場,每年也很少賣出股票,長年下來都是每月定期定額投資,碰到金融風暴就危機入市。重點還是本業。」她提到,自己規劃了「5311」作為收入分配原則,每月收入進帳後留50%作為家用、30%投資,剩下的20%則為進修及保險費用各半。
20250731money001
邱懷青說,她不是坐辦公室的財務長,巡視工廠作業進度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反正每月薪資進帳後,就規律地轉3成資金進入投資帳戶,定期定額買入市值型ETF及電子金融類權值股,買不起一張、就買零股。」邱懷青說。
只是權值股那麼多,該怎麼挑?她表示,回歸投資本質是著眼未來,所以一定要挑產業中產品有競爭力、不易被取代的公司,最好還能長年穩定配息;而在財務數字方面,她最看重負債比率、毛利率、營業淨利率3項數字,「全部檢查過都沒問題,那麼,不一定要全數投資ETF,買個股也能安心抱著。」
邱懷青解釋,負債比率代表企業財務的健康程度,可了解一家公司是否過度運用槓桿,負債比率最好在50%以下;至於毛利率、營業淨利率代表企業在該產業中的競爭力,以及公司費用控制能力,這二者則是越高越好。
以她手上持有7年的台積電為例,負債比率長期在40%以下,毛利率及營業淨利率則逐年上升,完全是績優生體質,所以長期持有毫無疑慮。「4月初川普關稅戰引發全球股災,短時間內台積電股價暴跌至7字頭,當川普宣布關稅延後3個月、開盤漲停時,我也進場排隊去買台積電。」
20250731money001

進場必看 5%殖利率

20250731money001
身為上市公司財務長,邱懷青最欽佩台積電提前快速折舊設備的做法。
身為上市公司財務長,邱懷青分享一個台積電在財務面上讓人敬佩的做法,就是提前快速折舊設備,這是基於對技術快速發展、設備可能提前淘汰的預期,雖然提前折舊會影響公司財報,折舊費用增加,降低當期淨利潤,卻可能增加未來年度獲利。「小地方反映大方向與企業文化,這樣的好公司當然應該抱牢,有回檔就買入。」
另外,邱懷青抓進場點時特別著重「5%殖利率」的標準,「許多大股東都是靠每年發放的股利過生活,我認為5%是基本門檻。」她指出,手中持股包括中信金、兆豐金、鴻海等,都是長期穩定配發股利的好公司,一旦股價觸及5%殖利率,就會出手,「我更是鴻海長期支持者,尤其公司轉交給專業經理人經營後努力轉型,可看出企業經營的企圖心。」
20250731money001
鴻海長年殖利率約4%,是電子股的長青樹。
回顧投資路,邱懷青坦言早期也曾走錯路,一次她聽到某公司接到日本廠大單,在該公司股價回檔至170元買入,沒想到進場後股價連續下跌,直到17元時她才死心賣出,「產業界消息滿天飛,但那次經驗後我就不再相信市場傳言了。」從此,她專注ETF及權值股投資。

節儉習慣 傳承自父親

她的好友、明典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婉娟表示,邱懷青擁有豐富財經知識,在2人一同為女性舉辦的財經講座中,邱懷青以自創的「5311儲蓄法」教導大家,讓人人都成為家庭財務長。
好友張簡名哲則最敬佩邱懷青專注於穩定、分散的投資配置,不浪費時間猜測短期漲跌,把人生最寶貴的時間花在專業、家人與熱愛事物上的生活態度,「她雖然財務自由,但還是過著簡約的生活,不浪費任何不該浪費的錢。」
身為客家人的邱懷青說,節儉不只是文化,更是從小耳濡目染的習慣。她表示,爸爸身為醫生,該給他們的教育、栽培不手軟,但爸爸的節儉性格讓她到現在都印象深刻。「小時候放學回到家,就會看到一張張用過的擦手紙在椅背上晾乾,爸爸會2次甚至3次使用,到擦手紙破掉為止。」
家庭環境的影響,讓她工作後也經常思考該如何開源、節流,盡量存下每一塊錢。邱懷青笑說,她曾想批發三明治,在上班前到路口販賣,好多賺一些錢,「我都已經策劃好了喔,但想到萬一遇到主管時該如何回答?就放棄了。」而年輕時,她出國旅遊必搭廉航、紅眼班機,到當地也只住青年旅館,即使一房住6個人、睡上下鋪也不在意。
她說自己最大的夢想是開間咖啡廳,不以賺錢為目標,只要收入足以因應開銷就好,為的是讓三五好友能有地方聊天、聚會。努力工作、長期投資,邱懷青的夢想咖啡廳離她越來越近。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