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9 13:14 臺北時間

3清大校友竊台積電2奈米機密 母校教授嘆「不意外」揭成叛徒原因

mm-logo
時事
清大教授周卓煇評論台積電2奈米機密洩密案,認為如果涉案人是清華校友並不意外。(示意圖,本刊資料照)
清大教授周卓煇評論台積電2奈米機密洩密案,認為如果涉案人是清華校友並不意外。(示意圖,本刊資料照)
台積電2奈米機密外洩案震驚科技界,3名涉案工程師均出身清華大學,讓這起事件更受矚目。清華大學材料系特聘教授周卓煇直言,若清大畢業生涉案,他並不感到意外,只覺得遺憾,並強調台灣的大學教育應加強專業倫理和人格教育的培養。
據調查,陳姓、吳姓、戈姓3名工程師涉嫌從去年開始,利用公司筆電登入系統,並用手機翻拍機密製程文件,整個過程並未使用任何數據傳輸、外接設備或雲端服務,這種竊取手法巧妙避開公司用於保護製程資訊的資安監控機制(PIP),導致內部控管機制徹底失靈。
這3名工程師偷的不只是公司的商業機密,更重要的是,台積電的2奈米製程技術,已經被政府列為《國家安全法》保護的「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案件曝光後便引起各界高度重視,3名涉案人員的身分也陸續被查出,發現他們都畢業於清華大學。
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清華大學材料系特聘教授周卓煇指出,台積電的高良率技術極具吸引力,競爭業者都搶著要,容易發生利誘員工來竊取技術,形成竊密破口。周卓煇認為清華大學雖培育無數人才,但若有人違背專業倫理,他並不會感到意外,只是對此感到遺憾,藉此呼籲台灣的大學教育可更著重專業倫理和人格養成。
周卓煇8日在臉書發文指出,2奈米技術能提高晶片運算速度、功能更強,因為有暴利可圖,因此就會有人為錢鋌而走險,使得大學教育向來不重視的「專業倫理」,不斷地面臨考驗與碾壓。他提到在自己的「工程倫理」課堂上,會特別教導學生如何在道德兩難情境中找到雙贏解方,而非為追求暴利而鋌而走險,竊取機密,
更新時間|2025.08.09 13:14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