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1 16:20 臺北時間

第一名的魔力! 中信銀攜手統一鞏固信用卡霸主地位

mm-logo
財經理財
兩個產業霸主攜手。統一企業集團董事長羅智先與國內發卡量第一的中信銀董事長陳佳文,共同宣布聯袂發行「中國信託uniopen聯名卡」。
兩個產業霸主攜手。統一企業集團董事長羅智先與國內發卡量第一的中信銀董事長陳佳文,共同宣布聯袂發行「中國信託uniopen聯名卡」。
繼7月底,統一集團全新百貨「DREAM PLAZA」大鳴大放開幕後;隔一個月,統一企業集團董事長羅智先再下一城,宣布聯袂國內發卡量第一的中信銀合作推出「中國信託uniopen聯名卡」。在這張號稱「卡中之王」出世後,中信銀在「衝量」與「求質」之間,如何走出信用卡紅海市場創造新藍海?

一張聯名卡的連鎖效益為何?

強強聯手下,對於統一企業來說,將集中資源,陸續終止與各家銀行發行的聯名卡,且挾著集團旗下包含7-ELEVEN、家樂福、星巴克、康是美等強大的流通零售事業,與中信銀兩強「抱團」攜手打造首張卡友可權益自選的聯名卡,為了就是要打造羅智先先前提及的OPENPOINT「點數經濟生態圈」。
帶領統一企業一級主管以及夫人高秀玲一起出席的集團董事長羅智先一上台直言兩強合作宗旨:「這不僅只是一張信用卡,而是一種『連結』,對內整合集團各種資源,對外讓大家更認識我們。(零售消費市場)優化空間的空間是無止盡的。」
於中信銀而言,落實金融零售場景外,如能吸納原有家樂福(2023年5月公平會同意統一併購家樂福)聯名卡發行數高達140餘萬張,預料也將促使中信銀信用卡總發卡量突破千萬張大關,遠甩緊緊相逼的對手玉山銀、台北富邦銀行等,更加鞏固「刷卡王」霸主之位。
20250821fin005
「中國信託uniopen聯名卡」請來巨星桂綸鎂代言,助攻中信銀年底發卡量衝破千萬張里程碑。
數字可以說話。根據中信銀指出,中信銀今年7月發卡量為8.3萬卡,主要動能來自於社群、百貨、交通、銀行卡等產品發卡持續成長。同時,該行今年7月信用卡消費金額將近新台幣1,260億元,創下台灣信用卡史上單月最高紀錄;前7月消費金額達5,130億元,亦刷新歷年同期新高。也就是說,中信銀在發卡量和刷卡金額皆遙遙領先競爭對手(見表格)。
依此趨勢,今年中信銀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合計,全年消費金額可望突破1兆元,2026年流通卡數有望跨越1,000萬張卡數。中國信託銀行董事長陳佳文表示,「我們的同仁都很興奮,因為產業兩個龍頭一起,血統實在太純正了。第二點,這不是一家企業的聯盟卡,而是一個集團,(零售金融)實踐在30各品牌、近千個生活場域中。」
他進一步闡釋:「在變革4.0的時代,提出金融服務有四點特質:無所不在、無時不在、服務溫度和融入生活場景。要讓客戶依賴我們才會產生價值。這張卡是最後拼圖的完成,因為有約千個場景可以進去消費。」
兩強攜手前進面對詭譎市場背後思維為何?陳佳文表示,「客戶互導、服務互補,以及服務互相,這樣才能進一步有數據,繼而提供客製化服務。」那什麼是客戶互導呢?中信銀支付金融事業處資深副總陳德風解釋,「我們是金融型客戶,統一集團是生活行為客戶,有重疊但可以互蒙其利。」
問及預估達陣目標,陳佳文不諱言,「這只是個開始。中信銀和統一從2001年陳設ATM就開始合作關係,未來希望合作更深化。第一年的發卡量目標100萬張,第二~三年約200~300萬張。」是否今年底就能破千萬張,陳德風謹慎樂觀以對,「非常有機會。」
兩強聯手,受傷最大的,莫過於急追在後的老二玉山銀。「去年推出玉山Unicard,採訂閱制回饋方案吸引原來家樂福聯名卡持卡人轉換。也透過熊本熊卡、U Bear卡等開發新戶數。」玉山金控董事長黃男州在法說會前記者會上的說明,以示玉山銀面對局勢力挽狂瀾的姿態。
與國泰銀、台北富邦銀行作法不同,中信銀是台灣發行最多聯名卡的銀行,與超過20家不同企業合作,涵蓋生活中的吃喝玩樂,也因此用戶到這些通路刷卡時,能得到更多優惠。「企業通路才是主導者,銀行扮演的是提供金融服務的協助者。」一位銀行業者解析中信銀佈局背後的思維。而且聯名企業多具三個特色:第一,行業領導品牌;第二,足夠會員數;第三,符合未來發展趨勢,而剛宣佈合作的零售通路巨擘統一集團三要點都具備。
聯名卡就像銀行的「帶路雞」。一來讓企業的用戶有機會變成銀行的客戶;二來,銀行各種金融服務包括貸款等,透過不同企業接觸到客戶。當合作企業越多,客戶能使用場景也越多,越容易被銀行的各種服務包圍,更離不開他們。
簡單來說,就是發揮大則恆大效益。信用卡如同通路,帶來客戶流量,如果結合其他金融服務,如信貸、財富管理等,就有機會變現,而前提就是陳佳文口中最後的客製化服務,也因此,客戶的體驗就很重要。不過連帶著聯名卡一多也會產生難管理的問題,與「第一名合作」,是「刷卡王」中信銀突圍策略,隨之而來的整合課題也考驗著其應變智慧。
中信銀發卡量逼近千萬張—國內銀行前5大發卡張數和簽帳總額
20250821fin005
資料來源:金管會
備註:「新新併」(台新金 × 新光金)7 月 24 日啟動,故上述表格以台新銀行發卡量計算。
更新時間|2025.08.21 16:2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