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網友「tangho.lin」28日分享一張照片,可見照片拍攝於花蓮光復鄉馬太鞍天主堂內,災後滿地泥濘。幾位鏟子超人投入清理工作,他們圍繞在一位白髮長者身旁,似乎正在聆聽他指揮,牆上高掛的十字架莊嚴沉靜,為混亂的場景帶來一份安定感。
原PO發文:「今天主要協助整理馬太鞍部落的天主堂,這樣照片很有意思,中間白頭髮據說是他們的神父,綠色系衣服是法鼓山的志工群,照片右下角志工穿西螺福興宮太平媽祖的衣服,左邊大哥戴的是白沙屯拱天宮的帽子,拍照的我則是披著『勇』字毛巾。」他笑說:「救災不分宗教你我,大家都一起來了,媽祖與佛祖一起來幫天主。」

其他網友看了紛紛感動留言:「宗教不分你我,只要是勸人向善、凈化人心,都是好宗教,大家一家親」「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每次颱風我家鄉的天主堂跟附近寺廟也會互相送菜交換有無」「我信仰的宗教,是慈悲、是寬恕、是智慧、是愛、是善,有分別心的都是凡人,佛神天主聖母阿拉耶穌,他們都是好朋友」「宗教無高低,同心救災殃,天下太平也!讚歎讚嘆」「『愛』是一切的解答」「宗教自由,也是台灣特色」。
還有教友說:「好感動!天主教的教堂在原鄉部落極為重要,尤其家園被毀的此刻,心靈需要慰藉。而教堂通常只有神父留守,在神職人員日趨短缺的情況下,偏鄉的神父甚至要主持多個堂區。」「光復鄉有多間教堂,感謝你們聚集在此,天主會看見。為各位祈禱,大家平安」「感謝天主,宗教無國界,好美的畫面,謝謝各位救災的美女、帥哥們,有你們真好,願天主祝福大家平安喜樂。」

一名教友指出:「謝謝你們!神父今年是他來台灣服務的50週年。真的謝謝大家。」原PO也回覆該名教友:「晚上回飯店時還特地google天主堂本來的樣貌,希望能早日恢復本來的樣子哦!」
事實上,照片中的白髮長者,正是馬太鞍天主堂的本堂、來自法國的呂德偉神父。今年適逢他來台服務50週年,在潰堤災害發生後,一度傳出失聯,所幸最後平安無恙。
呂神父1975年自法國受巴黎外方傳教會派遣來台,先在新竹學習中文,隨後前往花蓮玉里進修國語與台語,甚至走入豐濱部落向阿美族耆老學習族語,逐步融入在地生活。台灣的人情與風景深深打動了他,使他立下終身奉獻的決心。數十年來,他奔走於玉里、豐濱與光復等地,不僅主持宗教服務,也推動教育,協助光復鄉成立多所幼稚園,還親自開車接送學童,被譽為偏鄉教育的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