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鈍手快」才是流淚元凶!研究團隊在最新研究中指出,切洋蔥之所以讓人「淚流滿面」,其實是因為洋蔥在被破壞時會釋放一種名為「順式丙硫醛-S-氧化物(syn-propanethial-S-oxide)」的刺激性氣體,這種氣體進入眼睛就會引發流淚反應。
但真相不只如此。研究人員用可調速的高精度斷頭台切洋蔥,搭配不同鋒利度的刀片,結果發現:「刀越鈍、切越快,噴出果汁越多、霧氣越重、眼淚越慘!」
研究團隊指出,鈍刀在切洋蔥時會「壓扁」洋蔥細胞,使洋蔥層往內凹,接著在回彈時釋放大量洋蔥汁液與刺激性氣體;相反地,鋒利的刀能輕鬆切斷細胞,減少液滴飛濺。
速度也關鍵!「許多人以為快刀切能減少刺激,事實上完全相反。」研究報告指出,速度越快,噴霧越多、刺激越強烈。因此要想優雅切洋蔥,請「慢、慢、切」。
根據研究結果,科學家給出的最簡單「不哭指南」:磨利你的刀、放慢節奏。這2個步驟不只能避免催淚,還能減少食材飛沫中可能潛藏的細菌與病原體,在衛生上也更安全。
研究團隊笑稱,這個發現對全世界愛洋蔥的廚師與家庭主婦都堪稱救贖。畢竟,從義大利麵紅醬、印度咖哩到台灣滷肉飯,洋蔥無處不在。
只要刀鋒夠利、手速放慢,從此做菜不再邊煮邊哭,終於能優雅當個「不流淚的洋蔥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