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烏山頭水庫的水面型光電板被外界造謠,就讓綠營黨內頗為驚心。本刊調查,總統賴清德當時曾在中常會提及,指在野黨瞄準民進黨力拚連任的台南、高雄打光電、廢棄物議題;當時黨內分析,相關議題都有藍白議員或黨工爆料、藍媒跟進報導、AI影片轉發等,攻擊軸線清晰,讓綠營輿情系統疲於奔命。
一名黨內年輕世代的幹部指出,因為執政高層對核能的態度,讓現在能源議題的討論變成聚焦擁核、反核,而其他綠能的推動進程反而就不那麼被關注;加上光電被強力貼標籤、汙名化,也使得光電發展成為黨內「不能說的祕密」,實是當前民進黨政府應該正視的問題。
「我會推動第二次能源轉型,發展多元綠能、智慧電網,強化電力系統的韌性。」賴清德在去年就職演說正式作如此宣示,近來政府對綠能的態度引發討論,總統府稱,賴清德「從未指示不要綠電」,更一一列舉賴清德在公開場合的發言,包括賴一再重申政府預在2030年前投入9,000億元,加速推動綠能等能源轉型、再生能源發展是台灣勢在必行的國家方向等。
不過觀察賴的實際行動,自賴清德上任至今,僅接見過地熱業者、為小水力論壇錄影致詞;過去蔡英文年年出席能源展,賴上任至今,不只他本人沒出席、僅以賀電表達關注,前後任經濟部長這兩年也未現身。
黨內觀察,賴清德鮮少在公開場合提到光電、風電,搜尋總統府網站新聞稿,賴清德就任以來,僅提到光電4次、風電4次,在推動能源轉型的脈絡下的談話更只有2次。
關心綠能發展的黨內人士指出,賴清德宣示推動能源轉型2.0關注,但這些新的綠能項目要不是裝置規模不大,就是技術還未臻成熟,例如地熱,相較於太陽能與風電,地熱目前的裝置容量並算不大,且地熱一個案場需經過非常多部會、蓋很多印章,部分土地還在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內,需需部落會議通過,若想要追趕進度達成目標,恐怕緩不濟急。如今光電發展再受修法重創,政府需要趕快拿出態度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