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6 14:28 臺北時間

中國醫師薪水「大跳水」近砍半 淒涼低薪資曝光!慘靠斜槓外送撐生計

mm-logo
時事
中國近年醫生薪資大幅下滑,甚至有醫生為了維持生活開銷而去兼職跑外送。(示意圖,photoAC)
中國近年醫生薪資大幅下滑,甚至有醫生為了維持生活開銷而去兼職跑外送。(示意圖,photoAC)
救死扶傷」本是崇高志業,但現在中國部分小城鎮的醫生,工作已經忙得不可開交,薪資竟然低到得利用下班時間「斜槓」去跑外送才能餬口。醫師本就高壓,還要額外兼差,讓不少網友疑慮這樣是否會影響到病患的權益和醫療品質。實際上,中國醫生的降薪潮正持續擴大,降幅動輒3成,甚至直接「砍半」,這已經不是個案,而是普遍現象。
據《中央社》報導,市場研究機構《華醫網》6月公布的「醫療人才2024年薪資及就業調研報告」顯示,這波「薪情」不好絕非空穴來風。根據近3萬名醫務人員的調查,高達 57.9% 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在2024年收入縮水,主要就是績效獎金被砍,且持續惡化。連北京頂尖大醫院的神經內科醫生都透露,他們醫院近7、8年來一直在變相減薪,像是升職不加薪、每季「溫水煮青蛙」式小幅降薪,2年累積下來也掉了超過2成。醫院高層已經不斷提醒大家要準備「過苦日子」。
這波薪酬寒流最直接的衝擊,就是基層和欠發達地區的醫院。有資深管理者透露,一些基層醫院醫生的月收入已經跌破警戒線,降到人民幣2000元到3000元(約新台幣1萬2900元),甚至有些地方連基本工資都發不出來。為了維持基本生活開銷,出現醫生兼職跑網約車或送外賣的現象,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雖然還沒這麼嚴重,但部分醫院的收入也下降10%至15%,還有受訪醫生坦言,今年以來他們的總收入普遍下滑了30%到50%,這是經濟大環境低迷、醫保控費以及醫院過度興建等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
據陸媒報導指出,部分論點認為,醫生收入之所以如此大起大落,關鍵在於中國公立醫院仍舊帶著「自負盈虧」的市場邏輯在營運,而醫生的薪資結構中又與醫院收入緊密連動,這使得醫生直接成了醫院經營壓力的「人肉沙包」。幸好,國家衛健委已注意到這個問題,明確表明將「逐步提高基礎薪酬等固定收入的比例」,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推動縮小醫院間的薪酬差距,希望能讓廣大的醫務人員獲得更穩定、更有保障的薪酬待遇。
更新時間|2025.11.16 14: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