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理財】曾篤信基本面慘賠千萬 達人搭配技術面卡位飆股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19歲就踏入股市的曾國展,結合基本面與技術面操作股票,40歲已財富自由。圖為他自創偵測產業成交熱度軟體。
19歲就踏入股市的曾國展,結合基本面與技術面操作股票,40歲已財富自由。圖為他自創偵測產業成交熱度軟體。
台股資歷超過20年的曾國展,大一時就接觸股市,從消息面搭配財報尋找投資標的,但篤信基本面的結果,卻落到慘賠千萬元的下場;爾後,他痛定思痛重練技術面,再融會貫通2大派別,發展出一套結合基本面與技術面操作的策略,重新賺回千萬身價。
「大一時,學校老師強烈建議要趁早進入股市,因為這是了解經濟脈動的最快方式;那年我19歲,每天必看《工商時報》《經濟日報》,研讀總體經濟、國際金融訊息,以為就能在股市穩操勝算,後來發現這種想法根本大錯特錯!只相信基本面,曾讓我慘賠千萬元。」40歲出頭的曾國展,待人客氣有禮,能從賠千萬元到如今數千萬身價,來自他懂得融合基本面與技術面操作,專注波段行情。

重每股純益 獲利精推估

談起基本面選股要件,曾國展提出三重點:小型、業績成長、高獲利。他解釋,小型股籌碼集中,股價容易拉升,因此股本30億元以下的公司是首選。接著要搭配業績成長題材,「只要月營收連續2個月年增超過100%,市場就會傳出好消息,吸引投資人注意。」
曾國展對基本面的要求有三,其中營收年增率成長逾100%是條件之一。
最後,要有高獲利想像。「所有財務指標,我只關心每股純益,這才是股東實際賺到的錢;但這是落後指標,等到獲利出現,股價通常已經反應。要提前卡位,就必須有想像力。我會藉由市場消息或季報表現去推算全年獲利,如果每股純益預估10元以上,就是好標的。」
基本面選股原則底定後,還要搭配技術面條件,才能進場布局。曾國展以12字箴言,俐落道出操作鐵律:「有資金、有人氣、追發動、買回檔。」他說,「有資金」是一種相對概念,以成交張數而言,連續5日的量是月均量3倍以上,即可視為有資金進駐。
受疫情反覆衝擊,全球港口持續壅塞,貨櫃航運及物流業者業績大爆衝。
但錢進來了,有可能是單一主力,沒有其他人跟著進場,股價也難推升。觀察人氣指標最重要的是媒體,「報章雜誌、電視網路討論聲量越大,人氣就越高,股價在上漲過程中不斷換手、將價格一路墊高的效果才會好。」重點是,資金、人氣到位後,又該如何上車?

漲勢忌追高 趁回檔加碼

「買在股價發動時。」曾國展表示,當股價突破壓力線,就是行情由靜態轉為動態的過程,由原先盤整進入上漲格局。「一旦發動,後勢漲幅往往有很大一波,所以這時可追價買進。但要注意,行情進入上漲勢,操作反而切忌追高,最好等到上漲過程中的回檔休息、確認價跌不下來再進場,此時常有機會可再賺到一波。」
靠著過去20年交易經驗,曾國展(中)自行研發看盤軟體,讓投資更簡單。
舉例來說,今年2月公布營收時,曾國展發現,股本約13億元的物流業者台驊投控成長126%、創下歷史新高;隨著2、3月營收接連公布,年增幾乎都高達一倍,到第一季獲利公布前,他就已做好布局準備。「4月底,公司公告第一季每股純益賺3.16元,若用簡單算數平均來看,全年估計可賺12元。」
曾國展參考大盤、相關產業股價評價,以20倍本益比計算,預估台驊目標價在240元。「基本面符合小型股、業績成長及高獲利條件;至於上車時機,就要專注K棒透露出的訊息。一旦實體K線拉長、股價跳空幅度變大,就是資金與人氣進場現象,搭配股價突破壓力線,就是好的進場時機。」

二個月操作 出脫賺二倍

進一步來看,今年3月,台驊股價突破長期壓力線40元關卡、站上55元。此時,曾國展即小量介入、觀察股價走勢;隨著第一季獲利公布、股價穩步向上,他便分批建立部位,平均成本在65元左右。
到五月底,台驊發動攻勢,一路從71元漲至130元。上漲過程中,曾國展耐住性子、按兵不動,直到第一波漲勢暫歇、6月10日出現一根長下影線,此時量縮且價不再下跌,代表籌碼已整理完畢,他抓住機會趁機加碼,果然股價隨即展開第二波攻勢,從126元大漲至321元。
「我在200元附近,先出掉三分之二;剩下部位則在6月底、股價接近目標價240元左右,全數出脫。」類似這樣2個月、獲利約200%的精準操作,全賴曾國展過去20年的台股血淚經驗,及砍掉重練的勇氣。
今年大學畢業的小吳,看了曾國展的著作《金融交易白皮書》後被圈粉,成為他的徒弟、近身學習交易技巧;「記得有天台股大跌,大家對盤勢都失去方向,老師卻從容地說,跌到16733點就不會再破低了;因為這個位置,是6月7日長下影線的低點,能引進買氣,後來指數果然沒有跌破這價位。」

技術面輔助 抓出高勝率

曾國展的太太則佩服他的努力及耐力。「他曾花大半年時間,把1700多家上市櫃公司翻出來,埋頭整理每家公司主要營運項目,相關產業鏈及上下游關係;所以當2020年疫情爆發時,他很快就能聯想到受惠股,包括生產額溫槍、口罩及清潔用品的公司,幾乎都在飆漲前就卡好位。」
曾苦心研究公司基本面的曾國展,去年疫情爆發時,已搶先布局相關個股。
其實曾國展從沒上過一天班,研究所畢業後,就立志當專職投資人;「剛開始那幾年,財富來來去去,但只要抓對股票與行情,2、3個月就能賺到上百萬元,這是朝九晚五上班族所不能比的。」一頭栽進股市的他,雖然看來成績不差,卻很快就碰到致命一擊。
2005年,曾國展在宏達電200元時一路加碼買進,後來在股價1000元時賣出;年僅26歲的他,靠股票大賺2000萬元,可惜財富沒能守住,後來又在公司利多消息激勵下,以1100元再接回宏達電,不料自此股價一路慘跌到500元,「這上千萬元的學費真的好貴,當時就想,若還想繼續留在市場,就得認錯、打掉重練。」
現在,他不但放下過去對基本面的偏執,改以技術輔助基本面方式,提高波段操作勝率,更將生活過得豐富飽滿,「過去幾年,我跟太太每年都會去日本住頂級飯店,吃高檔料理。今年還出不了國,就改去住五星級飯店解悶。」有行情就大口咬定,沒行情就修身養性,曾國展印證了只要心態、方法正確,靠投資過日子也很美好。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