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日前指出,受半導體庫存調節影響,2月營收創近1年新低,總裁魏哲家預期,因持續調節庫存,上半年美元計價營收將年減4至9%,不排除將縮減支出。
【理財最前線】抓出強彈先鋒 14檔低庫存概念股買盤湧

消費市場低迷,庫存去化成為今年多數上市櫃公司首要目標,也激勵「低庫存概念股」躍居多頭買盤矚目的焦點。隨時序進入第2季,有不少公司正悄悄地完成庫存去化。專家指出,公司庫存水位降低,利於改善營收與毛利,激勵股價彈升,本刊彙整專家建議,篩選出14檔搶搭趨勢題材的低庫存概念股,配合技術面操作,投資人可搶奪反彈先機。

另外,包括記憶體大廠三星,去年第四季利潤下滑達69%,市場預估今年營收恐將衰退6成以上;SK海力士第四季營收僅34億美元,季跌35.2%,創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跌幅;美國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更因庫存水位過高,產品價格嚴重下滑,第一季率先裁員4千8百人。
庫存營收毛利 看景氣軌跡
全球科技巨擘籠罩在高庫存風暴中,使庫存去化成為今年多數上市櫃公司首要目標,也激勵「低庫存概念股」躍居為今年投資新顯學。「公司壓很多存貨在倉庫,最大問題在跌價損失,只要沒有消化完,毛利率、淨利率自然不會好。」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企業庫存去化,雖然不能代表營運會更好,但至少象徵回到正軌,值得留意。
但由於每個產業的存貨、銷貨情況差異甚大,儲祥生認為,操作低庫存股,除了看最新一季庫存量增減、存貨周轉天數外,還要搭配營收、毛利率變化交互觀察,「從財報角度來說,光是觀察存貨是否降低意義不大,但存貨降低的同時,營收與毛利出現回升,便很有參考價值。」
國票證券分析師孫嘉明表示,庫存減少帶動營收增長、毛利回升,彼此間環環相扣,若三者同步發生,意味公司走回正向發展軌道。「法人常用庫存、營收,及毛利三者的增減,去看不同階段的景氣軌跡與市場需求。」

而深具潛力的低庫存概念股,除了財報數據轉佳,最好還能含括3大飆股基因:一、個股受惠題材、趨勢有轉強機會。盤點產業前景佳的族群,包括餐飲旅遊、鋼鐵、伺服器、半導體、電動車。二、個股持續有主力買盤流入;三、有殖利率護身,股票相對易漲難跌;最後,搭配技術面買點,例如中期的週KD向上交叉、股價壓回季線,更能提高勝率。
綜合法人建議,本刊從上市櫃公司中過濾出:最新季度存貨量創下近五季新低,且毛利率、營收年增率皆為正,同時今年第一季日均成交量百張以上、法人買超金額為正,且有配發現金殖利率之個股,共14檔。其中,法人相對看好搭上成長趨勢的鋼鐵族群有益、伺服器廠緯穎,及半導體設備華景電。

鋼鐵股有益:受惠基建硬需求 營收連三月正成長
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表示,相對電子產業,今年傳產鋼鐵族群較強勢,主因在於鋼鐵產業的報價,會跟著國際報價走揚,而受惠美國基礎建設,通膨原物料上漲,加上國內也有基建,包括科學園區、道路橋梁整修,及都市危老都更推動,對於鋼鐵產業都是硬需求。
國內唯一不鏽鋼厚板廠有益,2月營收年增22.18%,已連續3個月正增長,目前已爭取到工業局計畫及經費補助,成功開發不鏽鋼厚板固溶化熱處理技術,已獲多國認證。法人認為,隨著產品優化、產銷持續推動,基本面強勁,中長期展望看俏。
伺服器緯穎:ChatGPT點燃AI戰火 法人估股價挑戰千元
雲端資料中心供應商緯穎,訂單需求強勁,最新2月營收以229.95億元再寫歷年同期新高。去年財報表現亮眼,全年營收2928.76億元、年增52%,毛利率8.19%、年增0.08%,同時淨利率也年增0.35%,達到三率三升,全年的每股純益(EPS)達81.07元,更改寫新高。

緯穎財務長陳昌偉透露,今年伺服器產業出貨,在去年高基期情況下,仍可望有個位數的成長,未來伺服器產品結合AI人工智慧的應用也成趨勢,目前出貨產品中,有2成與AI應用相關,而研發中的新產品,初估已經有超過5成與AI應用相關,另外,從過去幾年來看,下半年的營運可望優於上半年。
孫嘉明表示,緯穎是AI趨勢下的直接受惠廠,加上ChatGPT點燃AI戰火,更推升伺服器需求。據了解,緯穎手上兩大客戶,Meta(臉書)雖下修資本支出,但市場預期營收受影響幅度小,至於微軟,則預期增加資本支出,加上擴大OPEN AI的投資,整體評估,今年緯穎在伺服器業務還是潛力十足,股價已挑戰千元大關。

半導體設備華景電:財報現轉機 多頭震盪逢低布局
半導體設備廠華景電,為台股半導體生產鏈中,少數持續庫存去化的廠商。雖1月營收年增率呈現衰退,但2月營收達1.23億元,年增率25.51%,由負轉正。國票證券研究部指出,華景電持續去庫存,同時先進製程的推進時程並未放緩,包括台積電、三星、英特爾3奈米也將陸續進入量產,對相關設備的需求逐降攀升。此外,華景電的EPS、營業利益率,皆連續三季較去年同期成長,具財報轉機題材。
整體觀察,雖然半導體龍頭台積電,近期受美國金融股風暴、高庫存隱憂影響,股價被壓抑,但周邊設備股價卻呈現下檔有撐的情況,華景電維持多頭震盪,逢低可留意買點。
操作不宜追高 觀察月營收
儲祥生提醒,上半年多數企業仍面臨高庫存挑戰,以消費性電子類股最嚴峻,預料下半年才會逐步消化。「今年第一季台股財報不會好看,加上歐美銀行倒閉危機,股價還有震盪空間,第二季相當關鍵。」低庫存公司雖具營運優勢,但操作仍不宜追高,最好搭配每月營收、主力買盤相互觀察,才是上策。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