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最前線】年繳2.5萬買夠保障 一次看懂媽媽必備3張保單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買對保險,讓罹癌後的Patty(右)拿到超過300萬元理賠金,康復後還有了第二個孩子。
買對保險,讓罹癌後的Patty(右)拿到超過300萬元理賠金,康復後還有了第二個孩子。
母親節即將來臨,勞苦功高的媽媽該如何照顧好自己、陪伴孩子長大?尤其癌症有年輕化趨勢,據統計,女性40歲以上就開始面臨其威脅,40歲至60歲的女性族群,癌症理賠更是醫療險中最常見者。專家表示,預算有限下,先購買能大筆理賠癌症險、重大傷病險的保單,再補足其他方面,精算後發現年繳2.5萬元,就能有超過百萬元的癌症理賠。
「5年前發現癌症時,小孩還很小,第一個念頭是:我要努力陪孩子長大!慶幸的是,罹癌半年前曾調整保險內容。」曾是殯葬業禮儀師、現轉戰保險業從事業務工作的Patty欣慰地說。
其實當初讓Patty起心動念調整保單的原因,全是為了要節省家中開銷,「因為在網路上看到,保險費是家中占比很高的支出,所以我把保單拿出來檢視,才發現早年媽媽幫我買的終身癌症、醫療險、意外險等,年繳保費3萬多元,其中終身醫療險住院1天僅理賠2千元,但年繳保費要1萬6千多元;而罹癌也只賠12萬元。」

癌症手術費 選對單全理賠

Patty仔細研究後,在原保單下加買實支實付醫療險、癌症險6單位(每單位理賠10萬元)、重大傷病險100萬元,並且買了第2張能副本理賠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及失能險等。
沒想到半年後,Patty在健檢中發現罹患甲狀腺癌一期,醫生建議以達文西手術切除病灶,費用高達30萬元,「還好當初下決心調整保單,龐大費用全由保險支付,加上這幾年陸續回診治療,共拿到超過300萬元的理賠。」Patty強調,通常當媽媽的都會忽略自己,把最好的留給子女,但如果沒有先照顧好自己,對家庭反而是最大的風險。
癌症一直位居台灣10大死因之首,國泰人壽指出,內部資料顯示疾病有年輕化趨勢,女性40歲以上就開始面臨癌症威脅,尤其40至60歲的女性族群,癌症是醫療險中最常見的病症。事實上,前10大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中,女性癌症就占了2項,分別是第4名的乳癌跟第10名的卵巢癌。
癌症未來以精準治療為主,一次治療費用恐要花上2、30萬元。
抗癌向來是漫長之路,現在醫療轉為精準治療,使用標靶藥物或微創手術的費用又偏貴,如果使用的藥物沒有健保補助,一次治療費用往往落在10萬至20萬元,一旦面對長期治療、再加上收入中斷,絕對會是筆沉重的負擔。
以諾理財規劃顧問公司創辦人李鳳蘭表示,癌症已類似慢性病,一定要有足夠保障,第一步是將一次性給付保單保額調高,接著再補足醫療險及其他。

必備保單一:一次性給付 保額至少百萬

為提高CP值,保單挑選可鎖定定期險,但最重要原則是保證續保,再者,因應高齡化社會,應挑選續保年齡至80歲以上的保單。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售癌症險已改版,和過去罹癌就能拿全額理賠不同,現行是依罹癌輕重等級理賠。以乳癌一期為例,癌症險中屬輕症,只賠保額的10%或15%;但重大傷病險,則是拿到重大傷病卡就全額理賠。像乳癌一期就能拿重大傷病卡;反過來說,原位癌或零期癌拿不到重大傷病卡,但癌症險可理賠5%保額。所以預算足夠下,2種險一起買,保障更完整。
癌症是婦女健康的頭號殺手,若無足夠保障,自費治療費用容易拖垮一家經濟。
若要一起買癌症險、重大傷病險,台灣人壽、全球人壽可納入選項。台灣人壽的癌症險有百萬元的一次性給付,且重大傷病險還涵蓋重大疾病險中2項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全球人壽的癌症險則強調罹癌後第2年開始,若持續在治療癌症狀態,每年可領保額2倍以上。
至於該投保多少額度?壽險公司前業務主管、現為獨立財務顧問張佳瑩指出,每個人生階段不同所需額度也不同,保額可先從支出的角度去思考,「先記帳,了解自己各項支出,再決定投保保額。」癌症希望基金會曾針對300位癌友做過調查,發現至少有2成的癌友平均自費金額達125萬元,因此百萬元以上保額是基本配備。
癌症後續住院治療,可依靠住院實支實付醫療險理賠相關費用。

必備保單二:昂貴標靶藥 實支險可給付

實支實付險當中最重要的,就是住院醫療雜費的額度,萬一癌症使用昂貴標靶藥物,符合住院規範,都能以實支險中的住院雜費給付。
由於癌症化療、放療不屬於門診手術範圍,一般實支險不會理賠,但台壽規劃中包含此理賠項目,可納入參考。以台灣人壽利變終身壽險30萬元為主約,附約搭配1年期定期癌症險100萬元、1年期重大傷病險100萬元、及實支實付醫療險計畫三為例,40歲女性年繳保費不到2.5萬元。
長照費用易成沉重負擔,可以失能險轉嫁。
進一步來看,實支實付醫療險計畫三內容,除住院日額2千元,門診或住院手術皆理賠,上限是20萬元;住院相關費用則是15萬元,非健保的自費醫材、標靶藥物等,都在此額度內。若因治療癌症住院,出院後也有癌症門診化、放療理賠,1年上限為8萬元。

必備保單三:失能險月領 5萬元最安心

另一個讓媽媽擔心的重大支出則是殘疾失能。老人福祉協會曾估計,被照顧者的費用每個月至少3.5萬元,而且還是以「自己家人照顧」的方式估算,若聘請看護、或計入照顧者的人力薪資,每月可能超過5萬元。
隨殘扶險陸續停售,保險公司現推出失能險,若因意外、疾病失能,依照失能等級表1至11級按比例理賠,有2種賠付方式,一種是一次金,另一種則是月扶助金。一次金是依照失能等級按比例一次給付,失能月扶金則是每月固定給付,有保證的給付期限。失能一次金賠付等級分11級,如一手拇指或食指缺失,屬於第11等級,理賠保額的5%;月扶金則是1至6級才理賠,但不論是哪個等級,理賠金額不打折。
現行保單銷售多針對意外殘疾理賠,若要包含疾病殘疾賠付,可考慮安聯人壽、宏泰人壽失能險,前者有一次金及月扶助金理賠,達每月5萬元,後者則是強調一次金給付。其中宏泰人壽失能險,可以小額終老終身壽險10萬元,搭配失能險250萬元,40歲女性年繳保費不到5千元。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