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焦點】新新併進入第二階段 吳東亮面臨金管會審核難關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新新併成功闖關股臨會,但新光金財務穩健性仍是金管會關切重點。
新新併成功闖關股臨會,但新光金財務穩健性仍是金管會關切重點。
上週三(10月9日),金融圈重量級合併案台新金、新光金合併(下稱新新併)順利通過股臨會的關卡,接下來就等送主管機關審核。本刊調查,台新金董座吳東亮原打算一鼓作氣在國慶日隔天送件,卻突然喊卡延到10月底,「關鍵就是新新併恐在財務穩健性、異議股東和董事協商、員工權益保障等問題,在金管會卡關。」知情人士說。除金管會外,就連民代都對新新併磨刀霍霍,吳東亮推動新新併,恐怕仍要面對不少考驗。
國慶日前一天,攸關國內金融版圖變化的新新併,正式決戰股東臨時會。新光吳家老三、台新金董座吳東亮掩不住笑意說:「台新、新光有相近文化,合併後雙方業務互補、經營綜效顯著,台新新光金搖身一變成大型金控。」小股東還送吳東亮皮卡丘玩偶,祝他有滿滿電力,讓台新金股臨會相當溫馨。
20241014fin005
上週三新新併順利闖關股臨會,吳東亮緊接著就得面對金管會審核。

力拚五條件 送件金管會

有別於台新金的歡樂氣氛,新光金股臨會現場則是砲聲隆隆,新光集團創始三大股東家族之一林登山長孫、大台北寬頻董座林伯翰親上火線質疑:「台新金用特別股換股,以債當股的加價形式,從未有過,這會被金管會駁回。」即使大股東不滿,新新併案最後還是各拿下台新金、新光金逾7成股東支持,闖關成功。
20241014fin005
吳東亮強勢主導新新併,費心布局4年,以壯大台新金,合併後,台新新光金資產規模一舉擴張到8.35兆元,成為國內第4大金控。接下來,吳東亮要面臨新新併能否成功的真正關鍵,在於主管機關金管會的態度。
本刊調查,台新金取得股臨會勝利後,原定國慶日隔天、10月11日就要送件金管會,卻突然宣布要往後延,「原因正是新新併若以目前規劃送件,恐會被駁回。一般而言,金融併購案審查時間約2個月至4個月不等,送件金管會後,僅有一次補件機會,因此決定往後延,力拚本月底能送件。」知情人士指出。
20241014fin005
金管會在新光金、台新金股臨會前已開出5項審核條件。
原來,金管會在台新金、新光金舉行股臨會前,就已經明言新新併得符合5大條件。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挑明說,依《金融機構合併法》規定,金管會審酌條件包含:擴大金融機構規模、金融市場競爭、財務狀況和經營健全性、公共利益影響、客戶和員工、股東權益保障及社會觀感等皆會納入綜合考量。
「面對金管會直接開出新新併審核條件,新新併在擴大規模、市場競爭和公共利益三項問題不大,但新光金旗下新壽增資財務疑慮,化解和異議董事及股東歧見,以及新光金員工安置三點,吳東亮得想辦法解決,才能成功獲得金管會點頭。」知情人士表示。
20241014fin005
金管會審查新新併最在意就是財務穩健性,吳東亮得面臨新壽千億元增資關卡。
因此,原先信心滿滿的台新金總經理林維俊,在股東臨時會後,立刻改口解釋,「我們是希望內部文件能在11日準備好,立刻啟動和主管機關(金管會)溝通協商,看哪些條件需要修正才會送件。」

補財務缺口 爭取準備金

其實,台新金內部很清楚,依照新新併現況,「第一關就會卡在金管會最在意的新壽財務穩健性問題,新壽後年接軌IFRS 17(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7號)、TW-ICS(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後增資壓力仍不小,要如何補足千億元的財務缺口,才是吳東亮推動合併後的真正考驗。」吳家親友坦言。
新光金、新壽董座魏寶生雖數度對外強調,新團隊上任後,增資缺口已不到千億元,「但金管會尚未公布TW-ICS第四階段在地化和過渡措施,若以第3階段壓力測試來看,一次就要增資200億元,加上明年經濟情勢若有變化,新壽的增資壓力恐不小。」一名壽險業高層指出。
20241014fin005
台新金總經理林維俊(左)說,新壽要等後年才合併。
吳東亮自然知道新壽增資壓力大,因此林維俊上週一對媒體表示,金管會核准台新新光金合併案後,將優先啟動銀行、證券兩子公司合併,屆時會保留台新銀、台新證名稱,但壽險要等後年才合併,新光人壽較台新人壽有品牌價值,仍會保留新光人壽名稱。
「說白了,金融市場眾所皆知,台新金是以小吃大,財務實力明顯不足,新壽要等後年才合併,就是吳東亮為了等新壽接軌IFRS 17、TW-ICS,確保財務沒問題後才要合併。」一名金控高層說。
換言之,新壽財務缺口的問題,得新壽自己想辦法度過接軌前難關,「台新金目前帳面現金約200多億元,台新金旗下台新人壽也得面臨接軌問題,至於出售彰銀股權取得資金,早被金管會壓住不准動用。」吳家親友點出吳東亮的困境。
吳東亮只得以時間換空間,「同時,他也透過壽險公會和金管會爭取,死利差互抵準備金轉列為資本,若是順利爭取成功,就會有1,200億元可挹注新壽,一口氣解決新壽增資困境。」吳家親友說。
20241014fin005
若真如魏寶生所說增資缺口已不到千億元,那為何吳東亮還要打死利差互抵準備金的主意?原來,媒體報導,據KPMG報告指出,若把金管會已宣布的前三波在地化與過渡化措施計算,合併後新壽的TW-ICS仍是連續8年不及格,前3年的資本缺口更超過千億元,要到2034年才能達到金管會的標準。

贖回特別股 吳東亮頭大

面對吳東亮仍堅持打算以死利差互抵準備金轉列為資本,解決新壽財務問題,「死利差互抵準備金應放在負債項下,這是要給保戶,不是公司的,怎可挪到資本項下,自有資本不夠,就請大股東拿錢出來增資,這是大股東的義務,不會因為合併、改朝換代就有所改變。」金管會官員對本刊強調。
所謂死利差互抵責任準備金是壽險業預期保戶死亡和實際死亡落差,死亡率低,壽險支付保險金較少,就有死差益;早年壽險業因分紅保單有高額「利差損」,2003年,政府曾開放死差損益與利差損益互相抵用,2019年,壽險公會曾向金管會爭取死利差互抵準備金行政寬容遭拒。
20241014fin005
新新併規劃優先啟動銀行、證券合併,屆時保留台新銀、台新證名稱。
除了新壽增資問題讓吳東亮頭大,3年後要贖回特別股,也讓台新金的財務窘境雪上加霜,「金管會已經說白了,特別股認定是債,3年後要還給投資人,若以台新金試算,第3年要贖回特別股需300億元來看,屆時這300億元要從哪來?再發特別股嗎?」一名銀行高層點出。
20241014fin005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左)上任後,新新併將是他第一件重要審查金融併購案。

股東與員工 溝通受考驗

新新併除財務穩健性疑慮,會被金管會用放大鏡檢視外,另一個金管會要求,爭取和異議董事、股東尋求共識,恐怕也是吳東亮難以突破的困境,「老三(吳東亮)自從8月底宣布,台新金、新光金合併案後,他就沒和老大(新光金創辦人吳東進)溝通互動。」吳家親友說。
至於和吳東進站在同一戰線的林伯翰,本刊問他,吳東亮是否有和他溝通、協商?林伯翰直接搖頭否認。
20241014fin005
新光金股臨會砲聲隆隆,不僅股東有意見,員工也憂心忡忡。
被視為吳東亮馬前卒的林維俊,在股臨會上被台新金股東台產詢問,要如何和異議股東尋求共識,他直接回嗆:「合併案要尋求股東、公司最大利益,台新金和新光金都有超過40萬股東,要每個都滿意是不可能的。」
20241014fin005
新光金大股東林伯翰(右)說,吳東亮迄今沒和反對派溝通過。
據悉,吳東亮迄今仍不願和吳東進派人馬協商,尋求共識,但殷鑑在前,3年前,國票金併購安泰銀時,國票金董事會有異議,國票金股臨會也以超過7成同意比例通過,「金管會最後卻因股東、董事會認同度不夠,以財務健全、資金來源、合併綜效、員工安置等四點為由,決定緩議。」一名金控高層直言。
20241014fin005
金管會也對此重申,公司經營階層應主動積極爭取不同意見股東支持,尋求共識。其實,就連新光金大股東寶佳、新光三越、裕鐵董座、義联集團創辦人林義守堂弟林高煌最終都未支持新新併,「大股東們最後棄權,扣除外資、委託書,實際上贊成合併的股權和反對合併的勢均力敵。」林柏翰說。
除異議股東、董事尋求共識一事碰壁外,第三個讓吳東亮頭大的就屬新光銀工會。新光銀工會理事長李孟庭在股臨會前指出,員工安置計畫細節都沒談清楚,台新金與新光金迄今都沒和工會協商安置計畫。新光銀工會更打算在本週三向金管會陳情。

破金金分離 成輿論壓力

新光銀工會表示,台新金喊出3年留任全體新光金員工,卻沒看到任何實質內容,難以說服工會相信,會妥適安置所有員工,也看不出台新金欲成為第4大金控氣度,「大家都很擔心未來要何去何從,更怕以後變成次等公民。」就連新壽員工也憂心忡忡說。
20241014fin005
新壽財務缺口難解,吳東亮再度祭出死利差互抵準備金轉資本闖關。
事實上,新光金、台新金股臨會闖關成功後,吳東亮不只要符合金管會開出的5項條件外,也得面對來自輿論的監督壓力,隸屬立法院財委會、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就開砲批評,台新金透過控股公司掌握新光金董事席次,進一步推動合意併購,金管會要說清楚,新新併是否已打破金金分離原則?
20241014fin005
吳東亮(圖)強推新新併被外界用放大鏡檢視,就連民代也關切。
「這爭議太大了,若此例一開,日後其他金控想合併,就透過控股公司掌握被併金控公司的董事席次就好,金融秩序將被打亂,金管會應將金金分離原則說清楚,而非針對個案使用行政裁量權,應有一致性規範。」王鴻薇說。隨著外界持續拿放大鏡觀察新新併案,恐怕吳東亮還得為此傷腦筋。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