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最前線】川普回歸3大經濟學家獻策 2025全球投資關鍵解密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美國新政府上路,將為2025年全球投資投下什麼樣變數?3大經濟學家提解方。
美國新政府上路,將為2025年全球投資投下什麼樣變數?3大經濟學家提解方。
2025全球經濟展開新局!從國際貿易角力、地緣政治發展,到聯準會貨幣政策走向,都因川普重回白宮,面臨巨大不確定。投資人該如何洞悉局勢,因應變局?本刊專訪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及富達國際亞洲經濟學家劉培乾,解析未來一年全球趨勢與挑戰,並針對投資人疑惑,提出全球投資三解方。
迎接新的一年,全球投資人都在屏息以待,川普2.0強勢回歸後,國際金融情勢將展開怎樣的新局?特別是12月美國聯準會雖如預期降息1碼,但對未來1年降息預期縮減至2碼,引發股債雙殺。在政經環境極度不確定下,進入2025,投資人要如何配置資金才安全?
為釐清市場疑慮,本刊特別專訪國內3大首席經濟學家: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以及富達國際亞洲經濟學家劉培乾,針對「川普變數」提出全球投資解方,讓投資人在高度波動環境下,穩定前行。
20250103money001 (1)_2025-01-03.jpg

1趨勢:供應鏈重組 經貿碎片化

「2025年投資關鍵字是『Trump』(川普)!全世界都圍繞著他轉。」羅瑋開門見山直言,8年前川普上任美國總統時,還是政壇菜鳥,而這次重返白宮,他已徹底掌握共和黨及國會參眾兩院;配合總統任期只有4年,「在追求專屬歷史定位下,川普推動政策的力道及速度,預期會比先前更劇烈。這從他挑選內閣就可看出,理念一致的重要。」
也因此,進入新的一年,全球經濟將面臨1趨勢、2挑戰。
趨勢部分,羅瑋指出,川普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全球經貿合作將走向碎片化,過去全球化時代恐壽終正寢,「對美享有高額貿易順差、且被列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的國家,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台灣、越南等,都將承受一定壓力;未來可能必須增加購買美國商品,縮減對美貿易順差。」
同時,為努力重振美國製造,川普透過加徵進口關稅手段,逼各國企業增加在美投資設廠、在地製造,將使全球供應鏈重組。在此趨勢下,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要特別留意,美債殖利率有機會再上揚,債券資產要賺到資本利得空間有限。
20250103money001 (2)_2025-01-03.jpg
為重振美國製造,川普要求各國企業增加在美投資設廠,將使全球供應鏈重組。(翻攝TSMC linkedin)
羅瑋解釋,川普將企業稅調降至15%,美國財政赤字將進一步擴大,是市場憂慮美債殖利率上揚主因;但美國市場利率攀升,又會使政府、企業及民眾承受較高的利息支出,這是川普不願看到的情況,預期接下來他會透過各種方式,刺激聯準會加速降息,但在此之前,債券難有大行情。

2挑戰:通膨恐再起 亞幣抗貶值

至於2挑戰,則是通膨回溫及亞洲貨幣貶值。「美國共和黨在大選中取得壓倒性勝利,改變了我們對經濟前景預期,從原本『軟著陸』轉為『通膨回溫』。」劉培乾指出,川普上任,美國經濟也將轉型為著重國內發展的保護主義,預期未來可看到更多財政刺激政策,降低美國經濟衰退風險;而通膨也將再次蠢動,預期2025年第2季起將明顯攀升。
20250103money001 (1)_2025-01-03.jpg
川普加徵關稅戰場有多大,是未來一年金融市場最值得關注的重點。(翻攝Team Trump臉書)
另一大挑戰,則是關稅調高引發的亞幣貶值效應。林啟超坦言,對川普來說,最美的字眼就是「關稅」,「目前中國物品進口美國平均關稅接近20%,進入2025下半年,稅率再提高已是逃不掉的現實;在經濟成長受挫下,人民幣趨貶將牽動整體亞洲貨幣表現弱勢,應如何避免該情況發生,對亞洲央行是一大考驗。」
林啟超解釋,美國是全球最大貿易逆差國,「對川普來說,所有人都在吃美國的豆腐,要減少貿易逆差方式之一,是美元相對其他貨幣貶值;但提高關稅又將打擊中國經濟,引發人民幣及其他高度相關的亞幣走貶,包括日圓、韓元、越南盾及新台幣。亞洲央行如何避免被美國盯上,甚至可能被迫出手阻貶,都是未來觀察重點。」
20250103money001 (3)_2025-01-03.jpg
中國在經濟成長受挫下,人民幣趨貶將牽動整體亞洲貨幣表現偏弱。(東方IC)

策略一:赤字隱憂下 瞄準投等債

「未來一年全球投資最大變數,在於目前仍不知川普加徵關稅戰場究竟要玩多大?若貿易戰開打,中國經濟不振,且美國經濟成長進一步放緩,至年底聯準會基準利率可能降到3%;反之,若美國經濟表現不錯,且未有過度激進的關稅政策,企業投資維持一定增速,那2025年底基準利率則可能在3.5%。」林啟超說。
他強調,未來一年布局美債,心態最重要,「目前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約4.5%,投資等級公司債約5.1至5.5%;等於持有10年以上,報酬率超過50%,相對過去可拿到較多的債息,也比定存利率好很多。如果每年有穩定現金流需求,布局美債其實是不錯的投資選項。」
相對來說,2025年底若美國基準利率在3至3.5%,理論上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區間將在3.5至4%,「如果投資人期待的是資本利得,持有債券結果將不如預期;但若以收息為主,長天期投資等級債券就值得留意。因此,布局前應先釐清目的,再進行配置。」林啟超建議。
羅瑋也認為,市場對美國財政赤字隱憂,將對長天期債券殖利率造成不利影響,甚至有進一步攀升的可能,「隨著殖利率曲線趨陡,信用債利差可能進一步擴大;一旦美國全面加徵關稅,及日本央行升息、刺激日圓套利交易回流,對新興市場主權債也會帶來劇烈波動。」在此情況下,投資等級債仍是相對穩健的選擇。
20250103money001 (3)_2025-01-03.jpg

策略二:股債六四比 攻美內需股

林啟超指出,美國降息,中國持續擴大刺激力道,理論上有助股市上漲動能;特別是美股及台股企業盈餘,在2025年仍可看到雙位數增長,加上資金充沛,市場風險偏好情緒將支撐股市;就大方向來看,股市資產表現優於債市。
尤其,美國新政改革,將進一步推升經濟熱度。「川普上任後的核心政策,是擴張性的財政措施,降低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同時大幅提高關稅,包括中國、歐洲等主要經濟體將被迫接招,甚至調整產業策略,因而削弱2025年成長力道。」劉培乾表示,在此情況下,美國經濟預期將持續增長,股市也將維持多頭格局。
20250103money001 (5)_2025-01-03.jpg
受惠降息利多、借貸成本下滑,美國消費內需股有機會成為2025投資亮點。(walmart提供)
重點是,美股布局亮點將從科技股轉移至內需股、中小型股。「這2年AI題材發燒,帶動美國科技股大漲,目前評價過高,資金已有落袋為安的想法;就算有新錢加入,AI股太過擁擠也未必是好選擇。」林啟超強調,若從「最佳進步獎」角度來看,受惠降息利多、借貸成本下滑的中小型股,以及美國內需股反而值得留意。
至於台股,最大支撐仍在台積電。「目前法人預估,台積電2025年與2026年獲利數字仍相當漂亮,又因占大盤比重約36%,未來台股表現仍偏多。但要注意,短期漲多即是最大風險,目前大盤乖離率已高,加上川普對台積電的態度充滿不確定性,市場需要時間消化變數,預期指數漲幅將不如2024年。」

策略三:中國挑戰多 雙印成黑馬

最後應留意亞幣波動,雙印有機會成投資黑馬。劉培乾指出,相較美國經濟持續走強,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則將面臨較大的內外轉換,「過去中國出口對經濟成長貢獻大,這幾年外需逐漸變弱,加上關稅衝擊,未來很難再維持增長,必須由內需接棒,這從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就可看出。但外需下滑速度太快,內需又還沒起來時,就會出現經濟成長空窗。」
劉培乾分析,中國外部風險在川普,內部則在房產及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房產增值能帶給中產階級安心感、更有消費意願;但現況是房價跌、身上還背負貸款,讓中產階級有負債增加的錯覺,進而減少可支配所得。政府設法穩住房價、降息降準背後用意,就是為刺激消費增長。」
20250103money001 (7)_2025-01-03.jpg
2025年應關注中國經濟放緩情況,地方債務置換計畫需審慎看待。
中國內需疲弱另一原因,在於地方政府沒錢。「日前,中國祭出人民幣12兆元的化債計畫,將地方政府需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大幅降低,等於拿掉一個大包袱。但這樣的債務置換計畫,仍有轉換風險,需中央政府支持,若短期能籌得更多資金,就能抵禦內部風險,這部分將是3月登場的兩會觀察重點。」劉培乾表示。
她指出,未來一年,中國內外部挑戰多,人民幣貶值壓力大,不是在解決問題,就是在解決問題的路上;相較之下,印度及印尼有機會成為亞洲投資黑馬,「川普加徵關稅,對亞洲國家來說衝擊劇烈,對產業鏈影響深遠。反觀以內需為主的經濟體,像是印度、印尼受害程度就有限,可持續深耕布局自己的產業鏈。回歸內需為主的區域,也成為2025年投資關鍵。」
20250103money001 (6)_2025-01-03.jpg
印度具人口紅利、內需市場龐大,受關稅衝擊有限,專家認為是亞洲投資黑馬。 (東方IC)
最後,林啟超以「蛇影杯弓」做總結。「到底是蛇還是弓?蛇年投資有很多情況都讓人半信半疑,尤其在關稅及中國復甦放緩下,整體投資仍需審慎看待,唯有做好股債配置,才能降低波動風險。」
20250103money001 (2)_2025-01-03.jpg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