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為止,民進黨為大罷免大失敗負責下台的人只有祕書長林右昌一個人。政治人物的去留從來都不需要特別同情,不過,還記得林右昌一開始並不支持大罷免嗎?還記得他跟曹興誠曾經談得不歡而散嗎?換句話說,民進黨現在檢討的方式是,當初反對大罷免的必須下台;相反地,那些喊打喊殺,說大罷免是他倡議的,說大罷免一定大成功的相干人等,一概沒事。
這就是此時此刻的民進黨。越激進越沒事,越對抗越有道德正當性,把越多人打成敵人在黨內的地位就越高。當這樣的事在一個政黨內發生的時候,政治學上叫做極端主義化。現在的民進黨已經被一群基本教義派把持。以前當我們說基本教義派時,會在前面加上「台獨」二字;現在,「台獨」二字被相對中性的「反共」取代。這就給予這些人一個錯覺,以為他們是社會上的多數與主流。不過,726之後,大家突然驚覺,原來名稱上的改變並無法改變他們在社會上還是相對少數、相對極端的事實。
這才是民進黨與賴總統最應該檢討反省的地方。為什麼執政黨會往意識形態的極端靠攏?為什麼一個不分區立委會在大馬路上把人民當匪諜?為什麼堂堂一個執政黨會被八炯、閩南狼、曹興誠這些人綁架?在這次大罷免的選區中,1年多前,這些國民黨立法委員贏了,民進黨是根據什麼科學標準,判斷1年後同一批人會輸呢?
其實,他們根本毫無根據。他們唯一的信念是,人民對國民黨很憤怒,然後,同意罷免的人投票意願與動機一定強過不同意罷免的人。大罷免大鴨蛋證明他們的信念錯得離譜,他們嚴重低估了國民黨與民眾黨選民對賴總統及大罷免的不滿,然後,他們也嚴重高估了這些罷團們的聲量。
當這個社會四分之一的人講話很大聲時,千萬不要以為全世界都跟他們一樣。執政應該走中道路線,總統不應該只活在同溫層。這是賴總統在這次大罷免大失敗最應該學會的二件事。他必須意識到,在他統治下,民進黨已經全面激進化。
當然,在政治上,激進的對抗不見得全然是壞事。不過,當這條路線輸得一敗塗地的時候,一個有智慧的執政者應該要記取教訓。在賴總統往後的執政歲月中,如何翻轉這股他自己允許的激進化浪潮,於是構成了他最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