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週刊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 最終應發request 59
--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鏡評/要螺絲還是要稻米
財經理財
鏡評/要螺絲還是要稻米
2025.08.07 06:28
川普對台灣的關稅終於宣布,坦白說,20%的關稅令人失望!台灣應該是僅次於日本,對川普關稅最認真回應的國家,卻只換到20%的待遇,還比印尼、泰國等東南亞國家要高,真令人洩氣。
鏡論/台灣遲早會買美國新核能
財經理財
鏡論/台灣遲早會買美國新核能
2025.08.07 06:28
川普放榜,課台灣20%關稅。賴清德說,這是暫時稅率,還要繼續談,並且,內容保密。細節莫宰羊,但輪廓還是有影子。大約,就是降低關稅、開放進口、擴大採購、增加投資。開放進口方面,傳言早就指出,這裡頭有牛絞肉、牛內臟、取消豬肉萊克多巴胺限制。採購方面,除了買石油、買天然氣之外,有個項目,值得注意。
鏡觀/大罷免後民進黨最應該反省的事
時事
鏡觀/大罷免後民進黨最應該反省的事
2025.08.07 05:28
726大罷免大失敗後,賴清德總統面臨他上任以來最大的政治危機。不只一家民調同時指出,他的信任度與滿意度皆呈直線下滑。這顯示一個事實,不管民進黨再怎麼與罷團保持距離,選民還是把這筆帳算在賴總統頭上。
鏡評/民主程序的經濟代價
時事
鏡評/民主程序的經濟代價
2025.07.28 05:28
民主社會以「民意」為最高價值,立法院選出的立法委員代表民意,發起大罷免運動的社團也在表達民意,當兩股「民意」出現衝突時,就是一場全體人民民主素養的考驗。
鏡觀/別讓台灣政治白走這一遭
時事
鏡觀/別讓台灣政治白走這一遭
2025.07.28 05:28
大罷免於上週六結束。投票結果讓民進黨頗為難堪,柯建銘倡議的大罷免不只沒有大成功,而且是以掛蛋的成績作收。罷免方登高一呼的反共保台聖戰大潰敗,他們口中毀憲亂政的政黨再次獲得選民的授權。
鏡論/沉默大眾發獅子吼神功
時事
鏡論/沉默大眾發獅子吼神功
2025.07.28 05:28
大罷免打完第一仗,25比0,藍白兩黨完封民進黨。這不是正式選戰,卻打出正式選戰規模,並且,從開始到投票,都是攻方一路壓著守方打,氣勢一面倒。
鏡觀/7月26日後的台灣
時事
鏡觀/7月26日後的台灣
2025.07.24 07:28
幾天之後的台灣會是什麼樣子?通常這個問題,台灣人每4年才會問自己一次。不過,本週末大罷免投票的意義非常重大,可能跟一場總統大選不相上下,它已經改變台灣的政治,而且它的結果,將深刻影響賴清德政府未來3年的走向。
鏡論/總統府替國稅局背黑鍋
時事
鏡論/總統府替國稅局背黑鍋
2025.07.24 07:28
全民發鈔票之事,這陣子烈焰沸騰,燒得民進黨政府一個頭兩個大。這事道理是:依法徵稅,該徵多少,就徵多少,實徵數超過預算估列數,超過部分,絕非超徵。實情是:凡在野黨,都主張「還稅於民」;凡執政黨,都不肯掏鈔票。並且,換位子就換腦袋,在野時喊著發鈔票,執政了,當家才知柴米貴,死也不肯鬆手。同樣,原來執政黨,後來變成在野黨,立場就逆轉,屁股坐哪個位子,腦袋就怎麼反應。
鏡評/光電慘遭汙名化
時事
鏡評/光電慘遭汙名化
2025.07.24 07:28
民主國家選票是一比一的對決,但是只要民粹情緒爆發,1%的不滿也可能摧毀99%的努力。這次丹娜絲颱風從嘉南平原登陸,2個海上太陽能案場、加上極少數的陸地太陽能,總計容量損失只占全國光電設置量0.4%的災損(能源署統計),卻因為媒體極限政治攻擊,將0.4%的損失操弄成100%的政策錯誤,太陽能光電慘遭汙名化,從引領台灣走向永續能源的前瞻產業,瞬間被打入地獄。
鏡觀/如果大罷免大失敗會怎樣
時事
鏡觀/如果大罷免大失敗會怎樣
2025.07.18 12:12
7月26日,台灣即將舉辦24位國民黨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投票。這場名為大罷免的活動不只在台灣的政治發展過程中並無前例,放眼全世界實施民主制度的國家中恐怕也找不到類似的案例。因為它,我們再一次見證台灣民主的特殊性,以及台灣人民對於民主的高度熱情。
鏡論/捏著鼻子喝黃連解毒湯
時事
鏡論/捏著鼻子喝黃連解毒湯
2025.07.17 07:28
上週末,關稅談判代表團返國,隨後傳言大起,說美國要求台灣開放牛內臟與牛絞肉。無論傳言是真是偽,可以確定的是,美國定然提了重大事項,要求台灣退讓。揆諸史實,台灣與美國打交道,向來都是伏低做小,美國從來都是要啥得啥。
鏡評/歐股大漲啟示錄
時事
鏡評/歐股大漲啟示錄
2025.07.17 07:28
2025年上半年歐股大漲,對絕大多數台灣投資人都是個大意外,歐洲龍頭德國DAX指數不斷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漲幅剛好是20%,西班牙、義大利等國的股市也上漲15至20%,在OECD工業國家當中,歐洲主要股市漲幅僅次於韓國(韓國有重大政治變動的特殊因素),屌打只漲五%的美國,更完勝小漲小跌的日本與台灣。
loading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