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 05:28 臺北時間

鏡觀/別讓台灣政治白走這一遭

mm-logo
時事
賴總統現在有責任改變他自己與民進黨。如果他真的心疼那些公民與罷團,從現在起,請改變給大家看。
賴總統現在有責任改變他自己與民進黨。如果他真的心疼那些公民與罷團,從現在起,請改變給大家看。
大罷免於上週六結束。投票結果讓民進黨頗為難堪,柯建銘倡議的大罷免不只沒有大成功,而且是以掛蛋的成績作收。罷免方登高一呼的反共保台聖戰大潰敗,他們口中毀憲亂政的政黨再次獲得選民的授權。
這個結果令人驚訝嗎?我們該如何理解台灣人民的選擇呢?罷團的精神領袖曹興誠表示,「我們沒有失敗。」民進黨高層對此結果的定調為,這是一場偉大的公民行動,「不應該窄化為政黨對決」。總統賴清德則表示,這「不是某一方的勝利,也不是另一方的失敗。」如果這3個人講的話為真,現在我們所有針對大罷免的檢討都是多餘。既然沒人失敗,為什麼要檢討?誰要檢討?
然而,這是對的嗎?民進黨的確可以把所有責任推給罷團,不過,他們這樣做最高興的人應該是國民黨與民眾黨了。如果民進黨沒有半點反省檢討的作為,對藍白來說,這就是他們未來繼續杯葛的最好理由。別忘了,他們現在是最新民意的代言人,他們有足夠的理由維持他們過去一年做事情的方法。當沒有人為這場運動負責,台灣的政治就會維持過去一年的對抗基調。
老柯每天在立法院講那些五四三,賴總統則繼續講他水準低落的團結十講,反對藍白合的公民團體,持續活在憤怒之中。然後,藍白愛的法案,則一如過往照他們的方式通過。
如果是這樣,我們過去一整年到底是在幹嘛?台灣整體社會走這麼一遭所為何來?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才真的叫大罷免大失敗。社會上的仇恨增加了,政治上的對立更尖銳了,然後,什麼都沒有改變。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只等著下一場選舉,各自的選民想要教訓心目中討厭的政黨。
所以,賴總統現在肩上有一個責任,就是改變他自己與改變民進黨。如果他真的心疼那些自主的公民與罷團,從現在起,請改變給大家看。他的用人有很大的改變空間,他的論述能力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他的心胸、格局、高度,都有很大的調整空間。他必須認清別人眼中的他到底長什麼樣子。很簡單,他就是一個老綠男,他講台灣的方式已經退步到無法吸引年輕人。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罷免活動會失敗。公民社會依然站在國民黨的對立面,民進黨的支持度也領先其他政黨,但是,身為總統的他,卻沒有能力領導這股豐沛的力量。
蔡英文在罷免投票前幾天,短短的一則貼文,就吸引了幾十萬人按讚,這顯示公民社會仍然期待政治領域的領導人。賴總統必須正視這個落差,為什麼他做不到。別讓討厭賴清德的情緒繼續擴大,對他來說,這會是個很痛苦的自我反省過程。不過,這是他的使命。
更新時間|2025.07.28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