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報》報導,「大美人魚」由雕朔家彼得貝克(Peter Bech)創作,高約4公尺、長6公尺,於2006年首度展出。「大美人魚」原本放置於丹麥著名的「小美人魚」雕像旁的朗厄利尼碼頭(Langelinie Pier),但當地居民抗議那是「低俗的仿冒品」,之後被轉放到哥本哈根前海防要塞德拉厄堡(Dragør Fort)。
不過,「大美人魚」近來再度惹議,丹麥知名藝術評論人馬提亞斯克雷格(Mathias Kryger)批評,該雕像「既醜陋又色情」。神職人員兼記者索琳高特弗森(Sorine Gotfredsen)更在《貝林時報》(Berlingske)撰文批評:「這根本是男人幻想中的女性模樣,不會讓女性更能接納自己的身體。這種過度突顯身體的形象,讓我們的公共空間變得窒息。」

針對批評,「大美人魚」創作者貝克表示,雕像的胸部只是依比例而為,他無法理解外界的反感。他強調:「我經常收到來自德拉厄居民的支持,他們說很喜歡這座雕像。」
然而,更多評論指出,此事凸顯社會對女性身體的雙重標準與苛責,《貝林時報》辯論編輯阿米納塔科爾特雷恩(Aminata Corr Thrane)認為,對雕像胸部的批評,根本是一種「身體羞辱」。她反問:「難道女性裸體胸部,必須符合某種特定的『學術標準』,才能出現在公共空間嗎?」
特雷恩指出,「大美人魚」其實比著名的「小美人魚」裸露程度還少,但「胸部比較大」,才是問題的根源。她寫道:「也許這兩座雕像,大與小,象徵女性的兩種面向,以及社會對『真正的女人』與『錯誤的女人』永無止盡的拉扯。」
報導指出,丹麥皇宮與文化事務局今年3月已正式要求將「大美人魚」從德拉厄堡拆除。雖然創作者提議,想將雕像贈與城鎮,但被當地市府拒絕。德拉厄市政氣候、都市與商業委員會主席海勒巴特(Helle Barth)表示:「這是個不錯的提議,但它真的太大了,難以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