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收支劃分法》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分配每年稅收的最重要依據。「統籌分配稅款」是由中央先收進來,再依照各縣市的人口、面積等指標分配給地方。這筆錢就是縣市政府的基本財源,理論上來說,越多越好。不過,統籌分配款的計算方法長久被人詬病,原因不外乎是過於偏袒特定縣市,進而導致城鄉差距擴大等問題。
各個政黨都曾經提出修法的主張,不過,通常都是在野的時候說要修,執政之後就忘了。換句話說,修這個法要有特殊的政治條件。這些條件終於在2024年總統大選後出現。國民黨在地方擁有絕對多數的縣市長,加上中央執政的民進黨在國會沒有過半。對國民黨來說,修《財劃法》根本是一箭三鵰,一來留給自己好名聲,二來肥了他們執政的地方縣市,三來又可以有效削弱賴清德的施政能力,仔細想想,還有什麼比這個更美好的事呢?
針對這個法案,行政院當然提出覆議案。今年3月12日,行政院長卓榮泰到立法院報告,當時的他留下以下這段文字:「鑑於本次三讀通過《財劃法》部分條文之第8條、第16條之1、第30條條文,確有窒礙難行之處」,希望立法委員們能再次審閱法案內容。不過,早已殺紅了眼的藍白立委看到「窒礙難行」4個字就怒火中燒,法條連看都不看就直接否決。
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直到最近財政部根據新的《財劃法》計算明年的分配額後,有些國民黨的縣市長赫然發現,由於法條的計算公式寫錯了,導致他們的預算不增反減。這一切已經變成一場鬧劇,人們不免好奇,當初這個錯誤的法條草案是誰寫的?有沒有試算過?國民黨的縣市長,尤其是幾個預算不增反減的縣市長,當初是在瞎挺什麼?
這是一個政治系統失靈的最佳案例。《財劃法》的低級錯誤,照見了我們當前國會的最大問題。對立與衝突,無法理性討論,然後基於報復、算計,甚至邪惡的動機,用粗暴、倉促的方式來立法。這才是所有問題的根源。截至目前為止,國民黨沒有一個委員為當初的立法道歉,他們只承認有一個「小瑕疵」。不過,他們所謂的小瑕疵卻凸顯了國家的大問題。「放下屠刀」是對的,不過,屠刀在誰手上?這些立委肯定又要吵翻天。有這種國會,台灣人民何其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