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最前線/政策鬆綁銀行態度仍保守 專家揭2大解方換屋不卡關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政策鬆綁換屋族,但銀行態度仍保守,專家建議換屋族採取「先賣後買」才是上策。
政策鬆綁換屋族,但銀行態度仍保守,專家建議換屋族採取「先賣後買」才是上策。
央行日前鬆綁換屋族「先買後賣」的舊屋出售切結期限,從原本的1年放寬到18個月,看似開啟「人道走廊」,有充裕時間賣掉舊屋,避開第2戶的限貸窘境,然而,實際執行卻充滿挑戰。本刊調查,銀行收切結書的意願仍低,政策放寬恐怕只是紙上福利,「我們不是首購,也不是投資客,卻是最尷尬的一群。」換屋族王先生感嘆。專家建議,銀行態度保守,採取「先賣後買」才是上策。
科技業主管王先生家住新北市板橋區公寓,育有2子,為了讓孩子趕上明星學區的入學時程,他看準一間北市蛋黃區的3房電梯大樓,總價2,800萬元。「北市蛋黃區又是額滿學區,我先卡位設籍,打算『先買後賣』,再用切結書向銀行申請貸款。」
王先生名下現有舊屋位於板橋與樹林交界,是屋齡40年的四樓公寓,總價1,500萬元,他盤算新屋簽約後,再同步將舊屋交給仲介出售。沒想到的是,王先生找了3家往來銀行詢問貸款事項,都碰了釘子。
20251022money005 (2)_2025-10-23.jpg
央行日前鬆綁換屋族「先買後賣」的舊屋出售切結期限,放寬至18個月,但實際執行卻充滿挑戰。
難關1:先買後賣 陷雙貸窘境
「銀行聽說是第2戶換屋切結,臉色就變了,有的直言總行不鼓勵這類案件,更狠的是,即便願意收件,也只願意用第2戶的標準來核貸,頂多給6成,而且利率還拉高。」
王先生無奈地說,如果新屋買下去,老公寓遲未脫手,會同時背負2筆房貸(雙貸),「政策開了門,但銀行卻不是這麼做,老公寓如果在18個月內賣不掉,新屋貸款還會被銀行追討補足差額。」
20251022money005 (3)_2025-10-23.jpg
在風險與成本權衡下,銀行對「先買後賣」的換屋案件保守承作。
難關2:換屋切結 銀行意願低
現階段換屋族「先買後賣」的交易策略卡關,根據央行理監事會後記者會上的口述資料,從2023年6月至2025年5月期間,本國銀行受理的換屋協處案件總計2,142件,其中,每月簽署切結書並核准的件數平均不到100件。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分析,這份數據反映換屋族在評估貸款難度後,多數選擇縮手。
他進一步觀察,先買後賣本是市場上正常的交易行為,央行原本的美意是讓名下有1戶房貸的換屋族,在切結1年內(現放寬至18個月)賣掉舊屋,爭取較好的貸款條件。
「不過,後來銀行資金有限,且將資源留給首購族群的狀況下,加上後續還要追蹤客戶期限內是否賣掉,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稽查,銀行自然不會積極承作這類貸款業務。」曾敬德直言,問題出在銀行端,現況是銀行傾向將寶貴的貸款資源,保留給沒有房貸紀錄的首購族群,因為首購案件流程單純、風險較低。
反觀換屋切結案,銀行後續還得確保客戶在18個月期限內確實賣掉舊屋、解除名下房貸,否則就有違規風險。在風險與成本權衡下,銀行自然會對這類案件持保守態度,甚至直接祭出「提高核貸門檻」「拉高利率」或是「降低成數」等手段,變相勸退換屋族。政策美意因此大打折扣,無法真正緩解換屋族的痛點。
面對政策看得到吃不到的現狀,專家建議換屋族掌握2大解方,以避開資金卡關的風險。
解方1:配偶申貸 稅負要注意
部分換屋族為了避開第2戶限貸令、爭取首購的優惠利率,會採取以配偶名義申貸。例如,王先生名下因有舊屋,新屋就登記在太太名下,並由太太申辦貸款,即可享有首購的貸款條件。
不過,永慶房屋交安事業處契約部資深經理陳俊宏提醒,這招雖可解決貸款問題,但務必留意房屋買賣涉及的重購退稅資格。他說明,換屋重購退稅主要涉及2大稅種:房地合一稅的重購退稅,以及土地增值稅的重購退稅。
房地合一稅重購退稅,可使用配偶名義出售或購買房屋,也就是說,舊屋掛在王先生名下,再以王太太名義買新屋,仍可申請房地合一稅的重購退稅。但特別要注意的是,土增稅的重購退稅,買房與賣房的登記人,必須為同一人才符合資格,倘若舊屋掛在王先生名下賣出,但由王太太名義買新屋,就無法申請土增稅的重購退稅。
20251022money005 (5)_2025-10-23.jpg
換屋族要注意,土增稅的重購退稅,買房與賣房的登記人必須為同一人才符合資格。
「土增稅重購退稅,是換屋族寶貴的機會,一定要小心核算。」陳俊宏指出,以王先生持有公寓30年,若決定由太太名義購屋,以避免第2戶貸款限制,因舊公寓的土地漲價總額達450萬元,自用住宅優惠稅率10%計算,必須繳交土增稅45萬元,無法申請重購退稅。
相對來說,若第2間屋仍以王先生名義購買,則可享重購退稅,土增稅稅負為零;然而因是第2戶,貸款成數恐降至5成、利率升破3%,光頭期款部分就要多準備980萬元(以房價2,800萬元,貸款成數從85成降至5成計算)。如何取捨,就看王先生手上是否有足夠的自備款,「若最後決定用太太名字購屋,犧牲土增稅重購退稅權益,就要記得在2年內完成換屋,才不會錯失自住重購退稅的權益。」陳俊宏提醒。
20251022money005 (6)_2025-10-23.jpg
解方2:先賣後買 過渡期回租
房貸專家喬王認為,「先賣後買」雖然在時間銜接上需要規劃,但不必面對銀行拒收切結書,陷入雙貸困境,絕對是現階段換屋族的首選,「先賣後買最大優勢,在於能避免因新屋鑑價不足或銀行核貸成數不如預期,導致在交屋前被迫緊急補錢或違約的風險。」
以王先生為例,一旦舊屋順利出售,其身分即可回復為首購族,能重新享有最高借貸85成、以及最長40年還款期限等優惠,降低荷包負擔。
只是選擇先賣後買雖然穩健,但在舊屋賣掉、新房還未交屋的過渡期,該怎麼處理最不會增添麻煩?陳俊宏教戰,換屋族可在買賣合約中,預先爭取足夠的搬家及找新房時間。
20251022money005 (4)_2025-10-23.jpg
永慶房屋交安事業處契約部資深經理陳俊宏表示,換屋族可以在買賣合約中,預先爭取足夠的找新屋時間。
另一種常見的做法則是向買方協調「售後回租」,房市專家何世昌指出,可約定以市場行情或略高於行情的租金,在舊屋成交過戶後,繼續向新屋主租賃一段時間,作為暫時的住所,以爭取與新屋交屋時程的過渡期。
事實上,如今房市走入下行區間,換屋時程勢必拉長,採取先買後賣的風險因此升高。專家建議換屋族出售舊屋前,應務實評估房屋的市場競爭力,「若屋況老舊或缺乏維護、地段偏遠或生活機能不佳,又是市場上的非主流產品,應預留更長的去化時間,避免陷入『雙貸纏身』的窘境。」何世昌補充。
20251022money005 (7)_2025-10-23.jpg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