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8 05:29 臺北時間

理財最前線/800萬投資人必看 3指標買對高股息ETF

mm-logo
財經理財
第4季高股息ETF有表現機會,存股達人建議透過3指標找到黃金標的。(AI繪圖FREEPIK生成,本刊美術組後製)
第4季高股息ETF有表現機會,存股達人建議透過3指標找到黃金標的。(AI繪圖FREEPIK生成,本刊美術組後製)
台股衝高,卻有不少投資人抱怨高股息ETF「只聞樓梯響」,不僅配息金額下滑,價差也賺不到,讓八百萬投資人心情五味雜陳。專家提醒,布局高股息ETF,應掌握「含息總報酬率、配息底氣、成分股體質」三大指標,唯有挑對標的,才有機會在震盪行情下拿到穩定報酬。
台股一路高唱滿江紅,但強勁的多頭氣氛卻未讓高股息ETF投資人同慶。「ETF存了2年,覺得這波大盤上漲,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賺不到價差也就算了,連配息都一路下滑,想放棄賣掉又不甘心。」在旅遊業工作的黃小姐無奈表示,去年中每季配息還可領超過5萬元,但今年9月股息進帳,只領到4萬元。
高股息ETF是前兩年最夯的商品,到今年受益人次超過800萬,占整體台股ETF投資人數一半以上,只是過去動輒兩位數的高配息率與漂亮報酬,今年已不復見。
20251002money008 (4)_2025-10-02.jpg
金管會嚴格限制收益平準金啟用條件,讓高股息ETF配息水準回歸正常化。中為金管會主委彭金隆。
除了金管會新規上路,包括實際配息率不得高於其追蹤指數的參考配息率,嚴格限制收益平準金的啟用條件,並明確規範配息來源的分配順序,期讓配息水準回歸真實與穩健。投資達人股添樂更進一步分析,高股息ETF「漲不動」原因有三。
股添樂說,最關鍵一點是成分股AI含量低,「我整理出高股息ETF集中度最高標的,包括聯詠、聯電、瑞儀、可成,今年來這幾檔個股不是平盤整理向下,就是股價不太動,好像進入平行宇宙,一切都靜止了。」事實上,高股息ETF成分股聚焦在配發股息較多的公司,而非把盈餘投入資本支出的成長股;偏偏今年AI大爆發,吃香喝辣的都是後者。
20251002money008 (1)_2025-10-02.jpg
再來,美國總統川普祭出關稅大刀,對沒能力赴美設廠、結盟或轉移生產基地的中小型股、傳產股,也形成龐大壓力;若高股息ETF買到這類公司,自然拖累整體表現。最後則是高股息ETF主力金融股今年來表現平庸,這從金融指數呈現區間盤整即可看出。
換句話說,在資金聚攏AI成長股的環境下,高股息ETF成分股難免受壓抑,由於資本利得乏善可陳,只能以公司配發的股利為主要配息來源,導致配息金額縮水。
20251002money008 (6)_2025-10-02.jpg
台股強強滾,存股族可趁機檢視手中高股息ETF標的,汰弱留強。

重點一:檢視含息總報酬率

但說起來,高股息ETF產品的設計初衷,原就是在為投資者提供相對穩定且可預測的現金收入。小資理財教主楊倩琳就是靠投資高股息ETF,現在每月被動收入達20萬元,成了不盯盤、還能環遊世界七十多國的最佳例子。
談到挑選高股息ETF的重點,楊倩琳強調,除了配息可預測、不要忽高忽低,含息總報酬率更是關鍵,「穩定配息固然重要,但股價上漲、能填息絕對更為重要。若因為配息率高就買進,碰到股價一路走低,或跌破發行價、導致無法配出資本利得,最後配息金額也會下滑,這樣一來,每月現金流自然會受到影響,因此總報酬率才是投資人最該關心的部分。」
以國內規模前十大高股息ETF來看,截至9月底,今年來含息總報酬率排名第1的是0056(元大高股息),達9.6%,其次是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6.5%、00918(大華優利高填息30)6%。再拉長至近1年觀察,0056仍然居冠,表現算是穩扎穩打。
20251002money008 (7)_2025-10-02.jpg
國內持有高股息ETF投資人超過800萬,如何選對標的是重點。

重點二:觀察帳上配息底氣

近2年高股息ETF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新品掛牌上市都會拉高配息率,吸引投資人搶進,但後續表現是否穩定向上,才是投資人要持續追蹤的重點。「成立時間越長,ETF過去表現就越有參考價值,帳上累積資本利得也較厚,配息金額當然能相對穩定。」楊倩琳表示,成立時間最好至少3年,較能夠看出追蹤指數是否具競爭力。
以國民ETF0056為例,自2007年成立至今18年,是市場最老牌的高股息產品。長期持有0056的存股達人超馬芭樂就分析,「0056配息底氣十足,股利老本、收益平準金部分有5.16元,就算未來四季均分,也有1.29元;另外還有資本平準金部分、達6.89元,以實現20%估算則有1.38元,均分四季下來約0.34元,未來要維持先前季配金額,甚至調高都綽綽有餘。」
而根據元大投信最新公告,0056本季配息金額維持0.866元,以公告當日、10月1日收盤價36.81元計算,年化配息率達9.4%,單次配息率2.35%,仍維持相對高水準;若想參與本次除息的投資人,需在除息交易日、10月23日前買進。

重點三:持股宜多中大型股

由於ETF是集合多檔股票的投資工具,所以在投資ETF之前,了解成分股是基本功課。股添樂提到,有些高股息ETF以傳產、中小型股為主,在川普關稅政策下,未來獲利恐受衝擊;因此選擇上最好以中大型成分股為主,如此不論是轉移生產線或赴美設廠,都有能力因應調整。
20251002money008 (5)_2025-10-02.jpg
市場預估,美國聯準會今年仍有2碼降息空間,有利金融股後續表現。(翻攝FED官網臉書)
另外,也可留意金融股占比較高的ETF,因為進入第四季有機會分享到聯準會降息紅利。「一般認為,今年內聯準會還有兩次降息空間;就過去經驗來看,降息期間金融股表現上漲居多。預估第四季,金融指數就能脫離盤整,高股息ETF投資人應會相對有感。」股添樂說明。
他進一步強調,台股進入高檔區,指數震盪加劇,從配置角度看,高股息ETF具低波動因子,能有效緩和大盤激烈整理,倘見到台股漲多存在「懼高症」,高股息ETF因可達到一定防禦效果,其實是現階段投資人的定心丸。
20251002money008 (3)_2025-10-02.jpg
受到AI規格升級激勵,近期高股息ETF重點持股—光寶科,股價一路攀升。
而在AI行情出現擴散效應,及類股輪動情況下,高股息ETF成分股也有機會補漲。最明顯的例子是台達電的外溢發酵,「雖然台達電不是高股息ETF主要持股,但受AI規格升級,激勵電源管理系統供應鏈上漲,光寶科股價也同步攀升。而光寶科就是高股息ETF的重點持股。」股添樂分析。
總的來說,進入第四季高股息ETF有機會迎來反轉,投資人此時應該好好檢視手中標的,汰弱留強。
更新時間|2025.10.08 05: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