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AI浪潮,讓鴻海股價一路飆漲,各界都忘了董事長劉揚偉對於電動車佈局始終並未停下腳步。11日晚間傳出鴻華先進將要買下裕隆旗下自主品牌納智捷的消息,也讓各界好奇,包括劉揚偉以及裕隆集團大家長嚴陳莉蓮究竟有何盤算。
據本刊調查,面對全球車市受到關稅戰影響,市場疲弱不堪,加上國產車受到自製率衝擊後,兩大家集團就各自在思考如何強化旗下電動車佈局的競爭力。包括鴻華先進在國際品牌客戶開發的牛步化,以及納智捷後續電動車種推出,都出現不少瓶頸。
尤其,外界都傳言納智捷將於今年底、明年初就要推出新一代休旅n5,但與負責研發的鴻華先進在車種接續上,始終沒談定細節,因此市場陸續傳出,納智捷可能延後推出的消息。「畢竟國內車市因雙稅問題被打趴,與其趕著出新車種,納智捷不如等市場好轉再推。」知情人士對本刊說。
但對於已經上市的鴻華先進而言,雖然已經取得包括日本三菱以及FUSO等客戶簽訂的合作計劃,甚至將於2026年在紐澳市場開賣Model B車款,但如果納智捷暫緩推出n5,等於就會出現長達至少一年以上的空窗期。「對積極擴張CDMS商業模式的鴻海集團來說,目前正在趕工興建高雄廠,如何打造一條從研發、製造,未來延伸到銷售、服務都涵蓋的一條龍整車驗證體系,就變得相對重要。」業內人士分析。
「與其兄弟登山(研發設計、品牌銷售服務)各自努力,還不如齊心合力把力量集中,劉董(劉揚偉)與嚴陳董(嚴陳莉蓮)日前拍板,就讓鴻華先進與納智捷合體,由兩大集團同時擁有股權的鴻華先進來主導,徹底解決過去兩大集團各自有利益考量,導致內耗成本太高的問題,一旦整合股權後,鴻華將一手掌握從研發到品牌營運的決策權,未來運作效率可望大幅提升。」該人士近一步說。
對於裕隆集團來說,接手以來就以「穩健務實」當成決策最高原則的嚴陳莉蓮,早就不斷對內強調,「企業經營要對股東與員工負責,而非僅追求面子。」
像是剛接手裕隆時,毅然決然與劉揚偉攜手,與鴻海合資鴻華先進解決華創的重大包袱,也讓納智捷品牌,從傳統油車品牌,轉生成為電動車品牌。先前防疫險風暴之際,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公司受到嚴重衝擊時,她也果斷與日方大股東東京海上共同增資並讓出經營權,讓公司在短期內重返獲利,新安東京今年獲利更創新高。「這次願意再度與劉董攜手,也可看出嚴陳莉蓮成功不必在我的心態。」知情人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