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車時代,人們想著怎麼改良馬車,但真正改變世界的是汽車的發明。而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金融生態可能會被翻轉、顛覆的時間點,『破壞式創新』金融科技技術不可忽視。」台北科技大學教授吳牧恩強調,投資人應將總資產的2%配置在加密貨幣上,積極者甚至能拉高配置至5到10%。
理財最前線/從投機商品到主流資產 加密幣新手入圈全攻略

曾被視為投機泡沫的加密貨幣,正一步步走向主流金融舞台。從美國政府啟動「比特幣戰略儲備」、通過《天才法案》,到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發行比特幣信託ETF,國家與機構的接連入場,象徵著金融秩序悄然改寫。台北科技大學教授吳牧恩就強調,破壞式創新不會等人,投資人至少應將2%資產配置於加密貨幣,積極者甚至可拉高到5~10%。
政府背書 巨頭也加入
過去加密貨幣一直被視為投機商品,大起大落的特性,讓一般投資人敬而遠之。然而一場翻轉全球金融秩序的革命正展開中!從美國川普政府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建立「比特幣戰略儲備」(Strategic Bitcoin Reserve, SBR),將比特幣(Bitcoin)納入國家級戰略資產清單;到美國眾議院通過《天才法案》(GENIUS Act);再到美國國會正研擬《比特幣法案》(Bitcoin Act),計畫5年內由聯邦層級機關購入百萬枚比特幣,都能看出加密貨幣已逐漸翻身為國家級數位貨幣。

不僅政府背書,大型投資機構也展開行動,美國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BlackRock)推出比特幣信託 ETF,宣告傳統金融正式擁抱加密資產,另據Bitcoin Treasuries統計,全球上市公司的比特幣庫存總量已突破100萬枚,「這些企業都不是傻子,一定有看見些什麼。」吳牧恩說。

事實上,2024年比特幣展開一波牛市攻勢,幣價從4萬美元至今年10月飆至新高、超過12萬美元,以太幣(Ether)也從2千美元飆漲至近5千美元;更由於加密貨幣市場沒有熔斷機制、24小時全年無休、全球流通、劇烈波動的特性,讓人見識到幣圈的絕佳暴富機會。不過,幣圈1天、人間10年,10月初比特幣創下新高後,卻在10月10日迎來史上最大槓桿平倉潮、幣價暴跌血洗,單日回檔20%。
「相較一般標的,比特幣波動確實仍大,但與過去相比已經小很多;有段時間波動甚至低於標普500指數,顯示市場日益成熟。」吳牧恩分析,數位金融、Web3、區塊鏈、加密貨幣、去中心化金融(DeFi)正重新建構金融生態,不僅重新定義「貨幣」價值,也改變價值儲存與支付方式,「我不會斬釘截鐵地說,這場金融變革一定成功,但如果成功了呢?」
毫無疑問的,加密貨幣是站在浪頭上的趨勢商品,可放大投資利潤,但同時風險也會增加。專家因此提醒,幣圈新手不要總想著抓低點,採取分批投入的長線思維才能闖過大風大浪,進而收割獲利。

境內交易 新台幣可買
今年9月底,金管會證期局公布完成洗錢防治登記的虛擬資產服務業者(VASP)名單,未來將朝《虛擬資產服務法》前進;目前已有9家平台業者通過審查,能合法經營相關業務,而境內交易所的用戶資金則受銀行信託託管。
也就是說,投資人可以直接使用法幣(新台幣)出入金做交易,只不過幣種有限,多以主流幣種為主,例如比特幣、以太幣、狗狗幣(Dogecoin)、Solana(SOL)或穩定幣等,且僅提供現貨交易;要注意的是,透過境內交易所交易因受限規模容易出現深度「滑價」(Slippage)現象,也就是預期和實際成交價差距過大,這通常發生在市場波動大或流動性不足時。台灣指標交易所為MaiCoin/MAX、幣託、HOYA BIT等。

至於海外交易所能操作的幣種多元,但不能以新台幣出入金,常見的入金方式為在境內交易所兌換穩定幣再轉出、信用卡購幣或以美元資產國際電匯入金,其中,從境內交易所兌換穩定幣成本較低,而海外指標交易所有幣安(Binance)、OKX、Bybit等。
那麼,究竟該選擇境內還是海外平台?幣圈達人腦哥說,兩者的安全性只是98%和99%的差距,「因為交易所被駭或倒閉不分海內外,技術層面沒有絕對安全。」但可以針對成立時間、是否具公信力、是否公開「資產儲備證明」(Proof of Reserve),以及是否歷經熊市仍穩定營運做篩選。

幣圈新手 ETF入手
倒是境內交易所因資金受銀行信託託管,多了層保障。配置近2%資產在加密貨幣的投資達人哆啦王提醒,境內交易所走向登記制是加分項,卻不是零風險保證,因此將資產分散到不同交易所也是作法之一。
除透過境內、海外交易所買幣外,也能透過美國券商買進ETF參與幣價漲跌。目前美國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核准12檔比特幣ETF,其中貝萊德發行的iShares比特幣信託ETF(IBIT)規模最大、流動性最高;若對以太幣有興趣,可考慮同為貝萊德發行的iShares以太坊信託ETF(ETHA),兩者費用率皆為0.25%。吳牧恩建議,幣圈新手可先從美股相關ETF開始,並且定期定額、長期持有。

台股兩檔 參與加密幣
目前國內有兩檔ETF:00909(國泰數位支付服務)和00762(元大全球AI),成分股皆有微策略(Strategy Inc.)等鏈上資產公司,微策略是首家以比特幣作為主要儲備資產的公司,更是全球持幣最多的公司,因此藉由台股上市的兩檔ETF,也可參與加密幣的趨勢。
要提醒的是,全球加密幣達上萬種,仍應以主流幣為投資標的,台灣加密貨幣交易所HOYA BIT創辦人彭云嫻指出,評斷幣種的價值標準有三:背後技術、實際應用場景、是否經過市場驗證,「市值越大,市場信任度越高。」現階段全球市值前兩大的加密貨幣為比特幣和以太幣,前者被視為「數位黃金」,後者為「數位石油」,最值得留意。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