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理財】投資全世界股債 奶爸靠3檔ETF資產翻倍賺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41歲的顏竹軒已離開職場,成為全職奶爸,靠的是簡單投資ETF這一招。
41歲的顏竹軒已離開職場,成為全職奶爸,靠的是簡單投資ETF這一招。
今年41歲的奶爸顏竹軒,定期定額買基金慘賠、生活選股忙半天卻不賺不賠,進而找遍資料,決定選擇簡單的ETF投資術。2016年,他籌得700萬元投入全球股票、債券、美國房地產ETF,如今資產滾大為1,500萬元,加上男主內女主外的分工,讓他能專心陪伴幼女成長。
「我很少看財經新聞,理財節目常呼籲要檢視手中的投資,但我一點也不在乎市場怎麼波動,只擔心地球會不會爆炸!」顏竹軒一邊笑談理財觀,一邊安撫身旁不到2歲的女兒。能夠在週間悠閒地與孩子互動,羨煞一般人,原來今年41歲的他是專職奶爸,而可以如此專心伴女成長,靠的是一套佛系投資術,「我的配置很簡單,就是買全世界股、債和美國房地產ETF。」

顏竹軒投資小檔案

  • 出生:1980年
  • 現職:專職奶爸兼被動型投資人
  • 經歷:超商儲備主管、吉野家店長、創業開設茶飲店
  • 投資心法:投資全世界,標的包括股票、債券、房地產ETF

VT逾七成 翻倍賺不瞎忙

「簡單的東西不一定最有效,但有效的動作一定是簡單的。」顏竹軒回憶,2016年他賣掉手上的台股,並出售原有的汐止房產,加上多年積蓄,攢到約700萬元,全數前進美股掛牌的ETF,之後每年年底再將家中結餘轉成美元,一次匯到國外帳戶,繼續投入,「現在總資產已滾到約1,500萬元,年化報酬率大概15%。」
Vanguard獨創基金持有人為基金股東的制度,讓基金管理費用率降至最低。
目前股、債、房地產皆備的投資組合,包括VT(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占76%、BNDW(Vanguard全世界債券ETF)逾7.2%、VNQ(Vanguard房地產ETF)約7.1%,另有唯一1檔個股是BRK.B(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占6.7%。
顏竹軒5年前開始接觸美股掛牌ETF時,為了分散風險,買進VTI(Vanguard整體股市ETF,專門投資美股)與VXUS(Vanguard總體國際股市ETF,投資美國以外的全球股市)兩檔ETF,「但2年間精心配置、不斷平衡比重的獲利,竟跟買一檔VT差不多,之後我就不瞎忙了。」
分析VT持股,美國占58%,次為日本6.5%、中國4.4%等,台灣居第9名、占2%,「買這檔ETF可避免單一國家發生系統性風險時,所引發的巨大損失。就像現在外界預估聯準會將縮減購債,市場恐出現震盪,但景氣本來就會循環,市場也會輪動,與其進進出出,還不如讓全球型產品自己去消化各種資訊。更何況我還有債券ETF的部位可平衡。」
股神巴菲特(圖)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也是顏竹軒的持股之一。(東方IC)
事實上,攤開VT的成績單,從2008年成立以來年化報酬率約8%,近10年則約10%,「這期間也經歷股災,像2018年美中貿易摩擦,全球股市一片黑,我的資產也縮水,但若擔心而出場,就沒機會賺到2019年的大行情了。」顏竹軒說。

房產ETF 每季入帳萬元

除了投資全球股、債ETF外,較特別的是,配置中見到房地產ETF,顏竹軒笑說:「房地產可抗通膨,更重要的是太太堅持,因為房地產ETF每3個月可收到一筆約萬元的收益,有實質現金流入,太太樂開懷,所以一定得買,否則就夫妻失和了。」
觀察顏竹軒買進的ETF,全數為Vanguard商品。他解釋,除了Vanguard是最早提供指數型基金的業者,另一原因是Vanguard獨創基金持有人成為基金股東的制度,因而讓基金管理費降至最低,目前管理費僅0.08%,遠低於台股ETF動輒0.4%以上的費用率。
顏竹軒說,投資美國房地產ETF,除可抗通膨,每3個月還能領到一筆收益。(翻攝Cervera Real Estate臉書)
36歲、在新竹執業的小兒科醫師陳彥任,3年前開始投資,「我花大量時間研究財經資訊、挑選個股,結果績效普普,後來關注顏竹軒的臉書,發現他的投資是最佛系,最能與我一拍即合。」去年起他學習顏竹軒的方式,將收入的六分之一購買VT,「1年報酬率達1成,又不用花時間研究,真的讓人頗振奮。」

攻被動投資 離職場變奶爸

如今看來簡單又會賺的投資術,其實也是顏竹軒跌跌撞撞後的體悟。19歲退伍時,因一本財經雜誌的激勵,他買了一檔基金,但績效極差,半年虧損大半。投資不順,職場上也波折,當過超商儲備店長、吉野家店長,也曾開設飲料店,長期超時工作,健康亮起紅燈。
為了增加收入,顏竹軒一直關注投資這件事,在超商工作時,看到愛之味番茄汁賣得不錯,就買愛之味股票;知道康師傅大多委託味全代工,就買味全股票,「我是『生活選股』,但仍沒賺到什麼錢。」
顏竹軒在網路分享買賣股票心得,但因獲利不如預期,還遭網友質疑「買下全世界股票不是賺得更快?」為了證明對方是錯的,他開始鑽研被動式投資,想要回擊,「我一開始是拿台股大盤來做試驗,還把台股從1963年以來的每年高低點製成表格,才發現原來把時間拉長,只買大盤就可以每年賺13%。」「不用花時間研究個股,簡單讓資產跟著市場長大,多出來的時間還可去當UberEats外送員,再賺一筆,很划算。」他俏皮地說。
顏竹軒秀出VT近年表現指出,就算單年度因市場動盪獲利不如預期,但長時間來看仍持續走揚。
確認被動式投資是自己要的方式後,顏竹軒把目光轉到全球市場,「畢竟台股是單一國家市場,波動難免大。」隨著投資愈來愈上手,顏竹軒離開職場,成了家庭煮夫兼奶爸,「我們一家三口與父母同住花費少,太太的工作可支應平日開銷,加上南部每年有10萬元的農地租金收入,手上也都一直備有6個月的生活預備金,所以到目前為止,都還沒因緊急支出而賣出股票。」
全球股票ETF的持股最大占比是美股,但也含括其他市場,買相關產品除可跟漲美股,也能降低風險。(翻攝NYSE臉書)

當錢的主人 追逐文史興趣

如今身為全職奶爸的他,生活作息完全配合女兒,「她醒著我就唸繪本給她聽,根本不用盯盤。」問他為何如此重視女兒的成長,顏竹軒說,小時父母動輒打罵,加上他不愛念書,求學時缺乏自信,希望小孩不要複製他的成長過程,尤其育兒書籍強調6歲前若有良好陪伴,人格更為完整。
不同於一般的男主外女主內,顏竹軒家剛好相反。「認識他時,就見他常鑽研投資理財的方法,一開始將資產全部投入ETF時,我不免擔心,但這幾年的報酬率看起來讓人蠻放心的。他愛念書又投入育兒,有他在家照顧女兒,我上班也無後顧之憂。」太太笑說。
「等到小孩上小學,我打算追求自己的興趣,我一直喜歡文、史學,投資其實是我達成目標的工具而已。」顏竹軒有感地說,人應該是錢的主人,若耗費大量時間去找尋投資標的、又要花精神判斷進出場時間,實在本末倒置。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