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全球仍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但各國國門陸續走向開放,國人最愛的日本,10月擬開放海外旅客自由行,而歐美地區早就恢復疫情前的正常生活,台灣許多背包客已迫不及待到歐美旅行。
【理財最前線】法定傳染病不賠 轉買海外保險公司旅平險攻略

雖然新冠疫情未止歇,但歐美國家生活早已恢復正常,鄰近的日本、東南亞國家等也陸續開放國門,吸引觀光客入境,國人報復性旅遊蠢動。然而台灣產、壽險公司受到防疫保單影響,緊急下架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目前僅1家產險公司仍有銷售,為了做足保障,許多背包客因而轉往海外保險公司購買旅平險,30美元可買到6萬美元保額的醫療險,海外確診也不用怕。
國內停售 保障縮水
「不管去哪裡旅遊,只要離開台灣,醫療費用都很驚人,旅平險意外、醫療至少要有一百萬元的保額。」經營旅行社超過20年、主打瑞士深度旅遊的泰永旅行社老闆發哥認真地說。
今年4月,發哥到瑞士旅行時因山上溼滑跌倒骨折,搭救護車到醫院就醫、開刀、並且住院一晚,「進到醫院後,醫院就請我用信用卡刷了一筆約1萬2千多元的瑞士法郎(約新台幣35萬元)當作醫療金,出院時給了醫師診斷證明。實際帳單約3週後才寄送到台灣,總醫療費用與預刷卡金額差不多。」

因為發哥出國前有投保旅遊平安險,意外醫療保額100萬元,跌倒骨折屬於意外,順利獲得全額理賠;回國後,發哥再申請健保給付,加上本來就有的意外醫療保單理賠,最後又拿到超過20萬元的理賠金。
他表示,自己此次醫療費用因有足夠的保險保障,所以沒太大負擔,但有次帶團到瑞士,有團員因為意外燙傷,當次還請直升機送到山下醫院治療,整整住院3週;出院後1個月,帳單寄送到台灣後,將近新台幣700萬元,「還好我們有幫團員在當地再投保醫療險新台幣550萬元,不過,最後團員還需自行支付150萬元。」

顯然海外旅遊,保險買好買滿很重要,因為不僅意外難測,萬一海外染疫、變成中重症住院治療,都將是一筆難以負荷的花費。今年國內產、壽險公司因為防疫保單賠怕了,陸續停售旅遊平安險中附加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只能買到旅遊平安險及意外醫療險,民眾海外旅遊保障大縮水。
雖然8月時產、壽險公司與金管會達成協議,會再上架新版旅遊平安險,不過,海外突發疾病部分不含法定傳染病,也就是若保戶在海外確診COVID-19或被感染猴痘,旅平險並不會啟動理賠,除非加費買涵蓋法定傳染病保單。

海外網站 買足險種
而截至目前為止,還沒看到新版商品上架,8月至今國內仍僅安達產險有銷售旅平險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包括法定傳染病的理賠。
安達產險表示,8月開放實體通路銷售以來,每天陸續都有數百件投保,甚至有民眾特地從花蓮開車北上買該保單;九月開放網路及保經代投保後,每天投保件數更是持續增長,出國地點以歐洲、美加地區居多,提供最高身故保額1千萬元,意外及疾病醫療保額100萬元,以旅遊天數及保額計算費用,例如旅遊10天、保費約2千元。

安達產險指出,因為安達屬於全球性外商公司,較能提供海外地區疫情相關資訊,是美國總公司決定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持續銷售的主因,不過,能賠行李延遲、旅程延誤的旅遊不便險仍停售。若民眾希望有更高額的保障,或者旅平險有含旅遊不便險,就只能在海外保險公司網站購買。
零自付額 保費較貴
其實,許多海外大型保險公司提供全球性服務,即使不是當地居民也能投保,旅平險除含旅遊不便險、理賠項目也涵蓋法定傳染病如COVID-19,許多背包客遠行歐洲數月時間,目前都優先購買這些網站的旅平險,例如Safetywing、WorldTrips、WorldNomads、Assist365、OverseasInsurance等。每家旅平險各有其特色,當中Assist365雖是西班牙文,但能採用線上翻譯成中文;OverseasInsurance有中文介面,並且提供Line客服,相當便利。

要注意的是,除了保障內容、保額不同外,海外網站的旅平險有最低自付額的設計,例如自付額100美元,而看病的診療費是300美元,需要自己先給付100美元後,保險才會啟動,也就是剩餘的200美元由保險公司幫你支付。當然,有自付額設計的旅平險方案,保費比較便宜;保戶也能選擇零自付額,保費就會比較貴。
談到與保戶最攸關的理賠細節,臉書「寶兒遊樂園」版主寶兒大方分享自己的經驗。寶兒提到,因為隨身帶出國的3C商品多,於是挑選旅遊不便險保額較高的Assist365,40天、保費148.4美元,「當時身上兩支手機都不幸在西班牙被偷,我馬上在24小時內報案。」

之後憑報案單、舊手機購買證明、新手機購買證明如發票及支付證明如信用卡帳單等,在1個月內提出申請,將所有文件經由保險公司官網上傳。寶兒說,從申請到實際拿到款項約四個多月,保險公司理賠購買新手機全額費用。
不過,每一家保險公司條款略有差異,有一些是被竊或被搶才會理賠,有些是遺失也會賠,申請保險所需文件每一家也不一樣,但都必須提供報案單。寶兒指出,拿到理賠金管道有二,一是美國銀行帳戶;二是PayPal的帳戶,退款到PayPal需支付4.5%的手續費用。
診斷證明 至少三份
事實上,海外就醫費用,不論是意外或疾病,原本國內買的商業保險也能申請理賠,並且可向健保局辦理醫療費用核退。發哥建議,海外就診至少拿三份醫師診斷證明,作為旅平險、健保及自己醫療險理賠單據;至於收據的部分,雖然日額型醫療險、意外險通常不需要收據,但也盡可能請醫院提供副本,蓋上「與正本相符」的印章,以備不時之需(實支險副本理賠保單會用到)。
後疫情時代,可以預期海外旅遊將出現報復性反彈,但記得踏出國門前一定要做好海外醫療、意外險的投保,安達產險建議出發前七天完成投保,並調查清楚目的地國家是否需要提供加註含法定傳染病之海外突發疾病的英文投保證明,以符合當地入境需求。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