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晚場小吃1】正氣路夜市起家的「曾記脆皮臭豆腐」 識貨饕客吃一口就想再來一盤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曾記的「臭豆腐」邊緣不規則,外皮呈蜂巢狀,脆殼輕薄、內裡軟嫩,都是完美口感的具體表現。(60元/小份)
曾記的「臭豆腐」邊緣不規則,外皮呈蜂巢狀,脆殼輕薄、內裡軟嫩,都是完美口感的具體表現。(60元/小份)
身為臭豆腐控,我敢說幾乎吃遍全台知名臭豆腐,這回來到台東市,意外發現此地臭豆腐競爭激烈,光是標榜脆皮的就有好幾家,經過各種調查研究,最後循線來到位在市區外圍精誠路的「曾記脆皮臭豆腐」,沒想到意外挖到寶。
下午是臭豆腐生意最好的時段,我們傍晚5點上門,看見店面空空,還以為生意不好,結果是誤會一場。
坦白說,傍晚進門前看到空無一人的店面,以及如黑色巨塔矗立在炸鍋前的老闆時,確實有點卻步,一直等到臭豆腐上桌,心裡還有點不安,誰知一口咬下,立刻被輕薄脆酥中包裹柔嫩的口感征服,細看不規則的豆腐切面還呈蜂巢狀,吃完一塊馬上還想吃下一塊,還沒吃到第三塊,已經忍不住站起來去跟老闆娘點第二盤。
幽默開朗的老闆娘陳小姐笑說,他們在正氣路夜市擺攤十多年,5年前才回到自宅開店,當年出攤時人氣極盛,過年期間一個晚上最高賣出400盤臭豆腐,讓回家幫忙的女兒炸到都想哭。店內牆上貼著前總統馬英九、前後任台東縣長黃健庭、饒慶鈴的照片,原來大家都是識貨饕客。
雖然是賣油炸食物,但店內窗明几淨,毫無油膩感。
曾記的「臭豆腐」除了香脆之外,吃完後沒有任何不舒服的化學味,喉頭不發苦。(60元/小份)
主掌炸鍋的曾老闆是臭豆腐的靈魂人物,選用每天現做新鮮豆腐、僅以活菌酵素泡製數小時,不用任何化學藥品,他以臭屁語氣說:「最重要是控制2個鍋子的油溫,所以我的臭豆腐不用挖洞,外帶回去依舊香脆,吃完喉頭不會發苦,應該稱為『香』豆腐而不是臭豆腐。」
外脆裡嫩的臭豆腐和老闆娘用朝天椒自炒的辣椒醬更是絕配,加一點點就越吃越香,我心裡暗自設想,下次來一定要排開所有工作,自己點大份的吃個過癮。
比臉大的「蚵仔煎」,酥香薄脆的邊緣是一大亮點,醬料也是加米漿自製。(80元/份)
曾老闆對自己的出品非常講究,從臭豆腐到蚵仔煎,都有獨門功夫。
麵糊在鐵鍋上攤平,放上大把蔬菜與鮮蚵。
蚵仔煎的重點在於煎到赤赤的邊緣,不吃蚵仔也可替換成蝦仁或雞蛋煎。
如果還吃得下,一定要試試他家的蚵仔煎和來台東必喝的豬血湯。曾老闆從夜市回家開店後,便去採購大盤子,把在大鐵鍋上攤平、邊緣煎到赤赤的蚵仔煎原樣上桌,端起來比臉還大,有如台版薄片披薩,入口同樣被酥脆感折服,連醬汁都是自己用米漿調配,吃來不膩不燥。豬血湯料多實在,韭菜切得超多超細,湯頭也十分鮮甜。
台東小吃店必備的「豬血湯」,有韭菜和酸菜添味。(40元/碗)
樣樣追求極致的口感與每日擦得啵亮的炸台,讓我好奇曾老闆的過往經歷,聊了半天才挖出他居然是從冷氣工人半途出家轉業而來,學了基礎炸工後,純靠著自己研究,不斷改良技術,才造就如今的脆皮口感,在臭豆腐江湖中橫刀殺出,許多人登門踢館都甘拜下風,甚至拜託他不要開分店,不然其他人很難做生意。
曾老闆夫婦一位如鐵面硬漢,一位開朗活潑,非常互補。
店名旁寫的「台東脆皮創始店」,原意是希望他的6個孩子至少一人開一家分店,不過因為曾老闆標準太高,6個孩子都被罵到不敢回來接手,只有在附近醫院工作,還住在家裡的女兒偶爾回來幫忙。平常店頭由臭臉的曾老闆和愛笑的老闆娘看顧,為了怕嚇走客人,菜單上乾脆寫明:「曾老闆只是臉臭但人很好,請不用害怕,歡迎客人多多指教。」
5年前搬回自宅開店的「曾記脆皮臭豆腐」,門口常有左鄰右舍來聊天。

曾記脆皮臭豆腐(台東脆皮創始店)

  •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精誠路197號
  • 電話:0908-963-077
  • 營業時間:15:00~21:30,週日公休。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