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是美國的『黃金年代』,對美國人民而言是偉大的勝利,我們能『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簡稱MAGA)』。」捲土重來再戰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5日大選開票一路領先民主黨對手賀錦麗,在得知選舉人票數已達門檻後,現身美國佛州西棕櫚灘,對所有興奮不已的川粉們說。
【封面故事】川普勝選、完全執政 科技大咖加速美國擴產輸誠

全球關注的美國大選,川普大勝重返白宮,加上共和黨參、眾議員與州長選舉大勝,川普成為完全執政的強人總統。由於川普選前多次發表不利台灣言論,甚至要收保護費,讓台灣科技業者個個心情「七上八下、起伏不定」,為對應強人川普,本刊調查,包括台積電、鴻海、廣達等科技大咖,都將加碼東進美國擴產輸誠,送上幫川普兌現讓美國再次偉大、製造業重回美國的投名狀。
擴廠輸誠 台積電難擋
全球矚目的美國總統大選,開票結果不僅川普贏得總統大選,就連參、眾議員以及州長選舉,共和黨也大獲全勝,外界幾乎一面倒認為,川普將成為完全執政的強人總統,加上他強悍的作風,不由得讓人擔心美國可能出現民主獨裁的局面。
由於川普在選前發表不少對台不友善的言論,包括台灣「偷走我們的晶片生意」「應該支付保護費」等狂妄說法,曾被點名身處海嘯第一排的台積電等台灣科技大咖,究竟該如何因應?本刊調查,從台積電到鴻海、廣達、和碩等大廠,都很清楚未來勢必要擴大美國設廠,協助川普落實MAGA,加速美國製造,才能避免被盯上課徵高關稅。「尤其是台積電,必須更努力幫川普建立更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輸誠。」一位不願具名的半導體高層嘆了口氣說。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更示警,川普可能逼台積電提前把更多、更先進製程,整個搬去美國,「因為川普不只是要珍珠,而是整串項鍊都要。」
近日市場已傳出,台積電將於川普上任前,端上大禮輸誠。「美國台積電首批4奈米晶片已成功試產,良率比台灣廠還高,12月內部已規劃慶祝典禮,屆時勢必會邀請川普出席,到時候是否會送上提前2奈米時程,甚至將先進封裝CoWoS都要赴美設廠等大禮給美方。」資深業內人士觀察。
避高關稅 科技業棄中
「亞利桑那州長郝愷悌去年就找上台積電,希望擴增先進封裝生產線,但台積電一直沒同意,因為先進封裝毛利率低於晶圓代工,如果沒有補貼,幾乎不可行;但川普勝選後形勢轉變,魏哲家已經很難抵擋讓CoWoS赴美設廠,就等於是向川普遞出的投名狀。」該人士形容。

不僅如此,除亞利桑那州外,外傳德州州長近期也要訪台,將提出更好的水、電與稅務補貼條件,爭取台積電赴當地設廠。「川普這次在德州大勝拿下40張選舉人票,等於是他的本命州,加上助川普當選的矽谷狂人馬斯克的特斯拉也在當地設廠,魏哲家將做出何種抉擇,也是另一考驗。」一位科技大老不諱言地說。
對於魏哲家可能在12月端上擴廠大禮等種種傳言,台積電則對本刊強調,目前的投資計畫不變。

實際上,川普再度入主白宮,不僅護國神山台積電緊張萬分,其他科技大咖也剉咧等,機殼大廠可成董座洪水樹就在第一時間坦言,產業鏈會再次出現「七上八下、起伏不定」的心態;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更用「世界接下來會比之前更顛簸」來形容,未來4年台灣科技業必須面對的現實。
本刊調查,包括鴻海、廣達、緯創,以及上游的環球晶與日月光,除了將擴大加碼美國製造外,也會配合客戶繼續增加非中國製造比重。「大家都擔心,如果川普真的要落實選舉諾言,對中國關稅提高到60%,過去像半導體晶片、AI伺服器與車用電子等高附加價值產品,都已陸續移往美國生產外,未來像是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甚至筆電,以後要出口美國,都必須非中國製造。」一位電子五哥財務長對本刊坦言。

資深科技業者本刊表示,「台商因為主要的大客戶都在美國,最大獲利來源也是美國市場,川普重返白宮,美中貿易對抗的基調不變,未來我們必須加速離開中國,往美國、墨西哥、印度、東南亞等國家擴產,這其實就是要我們繳保護費,重視美國利益,壓制中國不讓中國坐大,商人就是這樣!」
加碼北美 赴川普票倉
但跟2018年川普掀起的貿易戰相比,台商做好準備了嗎?「不管是誰入主白宮,台灣科技業搬離中國都是進行式,只是川普上台後,速度只會變更快,但沒像2018年那樣緊張,因為美方最關切如AI伺服器等高附加價值產品,早就搬完了。」資深業者說。

尤其是目前美系客戶需求最旺的AI伺服器,不管廣達、鴻海、緯創還是和碩,全都大力加碼北美製造。像是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就加碼10億美元(約新台幣320億元)在美國擴廠,包括田納西與加州既有的生產基地都被客戶要求產能倍增。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也持續加碼加州、德州等地的伺服器生產線。「Jensen(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每次來找劉董,就是要我們擴增產線。」鴻海主管透露。

此外,積極拓展北美業務的緯創,也在今年8月宣布投資德州與墨西哥兩地,加碼金額高達新台幣50億元。
除AI伺服器外,為配合電動車龍頭特斯拉,並著眼北美電動車市場,包括和碩、廣達過去幾年都大舉投資墨西哥,但因川普選前點名可能對墨西哥銷美產品加徵關稅,童子賢幽默形容,「被川普點完名後,只好搬到火星去了。」

實際上,各家業者私下也在評估轉赴美國設廠的可能性,尤其美墨交界又是川普票倉的德州。「德州的電與稅,都比隔壁的加州便宜太多,目前已成為台商赴美擴廠的新選擇。」一位科技大廠財務長透露。
墊高成本 小廠陷兩難
此外,對於蘋果iPhone是否會被逼回美國生產?一位鴻海主管直言,iPhone對人力需求強,回美生產難度太高。童子賢更舉當年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要iPhone回美製造,賈伯斯當面回絕「總統先生,這些工作不會回來(美國)」為例說明。
「如果要對中國課60%關稅,以後賣回美國的iPhone就會貴60%,消費者不會接受,更何況衍生到其他民生消費產品後,會引發更嚴重的通膨,相信投川普的選民也不希望這件事發生。」童子賢說。

但為因應川普上任後可能的關稅變化,鴻海主管私下也不諱言,「大客戶(蘋果)要求在印度擴產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幾乎每週都在盯進度。」
科技大咖紛紛被迫赴美擴廠向川普輸誠,問題是,落腳美國的製造成本遠遠高於中國,美國人均年收入超過8萬美元,是台灣的2倍多,光人力成本就嚇死人,所以規模較小的台商對赴美擴產,目前仍是舉棋不定。

「講難聽一點,台積電和五哥繳得起保護費,我們是什麼咖!」一名資深科技業主管說,「關稅要怎麼訂,要等川普上台後才會拍板,過去他也曾經多次出爾反爾,我們的口袋比較小,怎麼可能聽他的選舉語言就貿然決定去美國擴產?只能等到新制度確定以後,再精打細算,能夠賺錢,我們就會去。」
此外,勞工難尋更是赴美設廠的大難題。「台積電亞利桑那廠就是在川普第一任總統任內宣布投資的,但第一座卻遲至明年初才量產,足足比台灣多出2、3倍的時間。」台積電主管透露,「美國工程師很難找,工會問題也非政府出面就可解決,施工遇到問題,不像台灣繞個道就繼續做下去,而是要整個從頭開始,美國也不像日本舉全國之力來幫你,像是集中全國吊車來建廠,甚至中央政府修法放寬農地農用的規定。」

劍指華為 成台商機會
川普選前喊出要對台灣收保護費,難道對台商就沒有任何好處嗎?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就認為,「川普是生意人,不至於收保護費增加美國廠商的產品成本,進而漲價影響到民意,反倒川普說要對中國開徵60%的稅,並擴大對華為禁令,對台商是好機會。」他用正面的角度看待。

身為科技大老的童子賢則鼓勵大家,川普選舉期間說過的話,無需太過在意,應該要看他上任後的政策,所幸台灣在高科技與半導體業累積的深厚功力,不會因為哪個人當選而改變,「這個世界接下來會比之前更顛簸,更需要溝通。」
川普一上任,勢必要趕緊兌現MAGA諾言,台商為輸誠,加速東進美國的腳步只會越來越大。「但美國製造早已外移空洞化,想重建產業鏈,甚至達到一定規模,仍需很長一段時間才有機會達成。」資深科技業者不客氣地說。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