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產業立場來看,關稅對化合物半導體來說目前還看不出影響,因為有關半導體部分的對等關稅尚未宣布,而且對台灣來說,整個半導體產業與美國之間關係衝突性不高,是互補關係居多。」陳進財一針見血地說道。
陳進財認為,美國的關稅衝擊其實還沒有匯率影響來得大,特別是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來說,對於中小企業的衝擊甚大。根據穩懋內部統計來看,台幣升值1%,可能影響到穩懋約0.5%的利潤(毛利率)。
面對國際局勢的影響,陳進財分析,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戰從關稅延伸至高端科技技術、稀土等戰略資源,加上全球製造業逐步轉向短鏈模式,台灣夾在美中之間,雖是地緣壓力所在,卻也是成為全球不可或缺供應鏈節點的最大機會。
陳進財也表示,面對變局,企業應加強風險評估能力,無論是在人力、原料取得,還是國際佈局上都需更具前瞻視野。而AI技術的普及與導入亦是企業透過數位轉型因應變局的關鍵,產業若無法有效將AI融入營運與管理,將在全球競爭中失去話語權。「AI不會取代人,但不會用AI的人,會被會用AI的人取代。」陳進財再三強調。
「化合物半導體就像人的細胞,負責傳導的功能。」陳進財生動地譬喻。而這項技術,也已經大幅滲透於各種不同應用,從蘋果(Apple)的人臉辨識(3D感測)、AI伺服器,到低軌衛星與手機直連的通訊模組等,各個產業動能正蓄勢待發。
陳進財表示,2023年至2029年之間,用於光通訊的化合物半導體市場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將達45%。同時,他也透露,蘋果有望在2027年推出AR眼鏡產品,化合物半導體會扮演重要角色,且供應鏈一樣會在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