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從美國歷史及其發展脈絡中汲取經驗,老羅斯福被推崇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曾推行進步主義,也是因為有進步主義的支撐,美國才能在1917年,共產黨影響全世界之時,能克服種族主義、資本主義所帶來的摩擦和傷痕,他認為「進步主義像是白血球療癒了當時美國社會的傷口」。
然而老羅斯福也是門羅主義的擁護者,美國獨自偉大也對歐洲舊世界展現半孤立態度,外交政策混合了區域霸權與獨善其身,2016年以來的川普主義希望引領美國再度偉大,但也召喚出帝國主義、孤立主義或種族主義的幽魂。
童子賢分析美國能成為世界強權的4大要素,分別是:擁有能培育人才的高等教育、在科技領域具備探索創新的冒險精神、勤奮工作、民族融合廣納世界人才等,也就是說,白宮不一定是關鍵。而川普第二任期內,他的許多舉措剛好與美國過去能成功的4大要素背道而馳,也因此被形容為撕裂美國、撕裂世界,是位評價兩極的美國總統。

童子賢認為,川普也面臨製造業流失、貿易赤字及國債、中國崛起等3大問題。童子賢指出,2024年美國關稅收入不過900億美元,整體支出將近6兆美元,關稅能貢獻的佔比僅1.6%,所以即使關稅再擴張10倍,也無法讓美國發財,但川普是個聰明人,童子賢認為川普的高關稅政策,可能僅是短期的手段或談判的支撐點。
雖然川普在外交領域看似孤立主義,童子賢笑言「這次還是要稱讚一下川普,這次川普居中穿梭中東衝突、解放敘利亞獲得好評,現在在敘利亞街頭都是川普的畫像,轟炸伊朗看似豪賭,實則手腕靈活。」
談完對美國的看法,童子賢也不忘回到台灣自身上,他分析「台灣目前保有高科技發展優勢,但未來若在人才培育、法規、能源這3個項目上,沒有辦法給出好的資源持續支撐,那過去30年所累積的優勢,請問未來會是進步還是退步?」他很快說道「我當然希望(台灣)是進步的,也希望台灣政策能往正確的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