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9 14:07 臺北時間

潛伏期長達40年!災後重建隱形殺手 吸入恐引發肺癌「戴1物自保」

mm-logo
時事
環境部提醒,石綿屋瓦粉塵吸入對身體有害,處理時務必保持完整,並配戴口罩、手套。(翻攝自環境部臉書)
環境部提醒,石綿屋瓦粉塵吸入對身體有害,處理時務必保持完整,並配戴口罩、手套。(翻攝自環境部臉書)
上個月丹娜絲颱風重創南部,許多早期興建的民宅遭風災摧殘而破損不堪,在災後重建的過程中也出現了新的威脅,由於許多平房的屋瓦屬於「石綿瓦」,環境部提醒,若吸入石綿瓦破碎時產生的粉塵,恐將引發石綿肺症、肺癌及間皮細胞瘤等病症,提醒民眾務必使用N95口罩自保,勞動部也在災後防護服務站提供民眾索取。
環境部長彭啓明近日到南部災區關心民宅復原情況,看到有民眾在整理破碎的屋瓦磁磚,上前提醒不要敲碎,「敲石綿會有粉塵」,吸入對身體很不好,只戴一般的防蚊頭套不夠,應配戴N95口罩,公所都有提供。彭啓明表示,賴總統已經交代此一政策,要保護民眾的安全,並提醒不能徒手拿石綿屋瓦,一定要戴手套。
20250809edi008
環境部提醒,石綿屋瓦粉塵吸入對身體有害,處理時務必保持完整,並配戴口罩、手套。(翻攝自環境部臉書)
環境部指出,石綿瓦乾燥、破碎時產生的粉塵,一旦吸入恐引發石綿肺症、肺癌及間皮細胞瘤等,且石綿潛伏期可長達40年,風險極高!勞動部已設立防護站,提供N95口罩與防護包,嘉義、台南、雲林地區民眾可就近領取,取用地點包括雲林縣政府勞工處、嘉義市政府社會處、台南市新營、七股、後壁、白河區公所等。
20250809edi008
民眾要處理石綿瓦,可先領取防護包、務必戴上N95口罩。(翻攝自環境部臉書)
環境部日前透過新聞稿說明,石綿因具防火、絕緣、耐磨特性,於民國60、70年被廣泛使用,尤其是屋頂建材,後來研究陸續發現其石綿纖維吸入對人體造成危害,目前已禁止使用及進口,石綿建材若結構完整,未受到任何破壞、拆除,石綿纖維就不會逸散,是可以安心,對人體的健康危害是低風險。
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自109年起透過遙測技術,掌握全國仍約有24萬棟建築物屋頂存在石綿建材,因此政府自112-116年起分年編列16億元補助地方政府協助民眾處理石綿建材廢棄物,至今已補助8.6億元,地方政府已完成所有屋主的通知、4.3萬件現地調查、1.4萬公噸石綿建材廢棄物處理。此次風災預估新增石綿建材廢棄物量約1.56萬公噸,截至114年6月底,全國尚有64.5萬公噸掩埋量能,足以因應災後處理需求。
環境部強調,若需拆除石綿建材,請避免破碎、保持完整,並全程配戴 N95 等級口罩與防護裝備。「看不見的粉塵,可能帶來長遠的風險。請為自己與家人的健康,確實做好防護。」
更新時間|2025.08.09 14:0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