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2 18:02 臺北時間

台南時雨量破百多可怕?很多人一輩子遇不到! 一圖揭差異:極易致災

mm-logo
時事
台南永康今觀測到時雨量103.5毫米,創下該站紀錄,而時雨量破百多驚人?氣象署也特別製圖說明了。(翻攝自台南市長黃偉哲臉書)
台南永康今觀測到時雨量103.5毫米,創下該站紀錄,而時雨量破百多驚人?氣象署也特別製圖說明了。(翻攝自台南市長黃偉哲臉書)
受西南氣流影響,台灣中南部今(2日)降下驚人豪雨,台南市永康區凌晨5點至6點觀測到時雨量高達103.5毫米,創下該站歷史新高。而屏東三地門鄉截止下午5點也累積高達495.5毫米的雨量,全台最高。氣象署表示,很多人可能對於「時雨量」破百沒有什麼概念,因此他們特別整理一張圖片,說明各級時雨量的感受差距,在100毫米以上已經是「極端等級」,「許多人可能一輩子也不會遇到」。
台南今早的暴雨造成許多行政區發生積水的情況,台南永康觀測到時雨量破百,創下該站紀錄。中央氣象署表示,比起日雨量,「時雨量」更能反映降雨強度,同樣是30毫米的雨,在1天、1小時,或是10分鐘內下完,不僅給人的感覺截然不同,造成的影響和災害也天壤之別。因此,在討論降雨強度,尤其有防災考量時,大多會以「時雨量」描述,可以更真實的反映降雨集中的程度。
20250802edi020
西南氣流豪雨,南台灣觀測到驚人時雨量。(翻攝自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
氣象署說明各種時雨量給人的感受,小於0.2毫米是一般人可以忍受不撐傘的毛毛雨,0.2毫米到1毫米,就是需要撐傘的小雨;1~10毫米,就屬於「中等雨勢」,地上有水灘,10~20毫米,就是降雨聲明顯、撐傘了腳還是會被淋濕的程度,一般人通常也會認為這是所謂的「下大雨了」。
而在20~30毫米,就是開車時開雨刷也會視線不良,撐傘也會有部分身體被淋濕,地勢較低處會開始積水,通常也會被形容成「傾盆大雨」,;30~50毫米,雨勢有如倒水桶,路面會有大範圍積水;50~80毫米的感受就像「瀑布」,就算撐傘也沒有用,「到了這個程度,通常已經超出一般城市排水系統的負荷。」全台灣排水系統設計負荷最高的台北市,設計上限也只有78毫米。
80毫米以上的時雨量,猛烈得會讓人感到壓迫和窒息感,基本上多數城市的排水系統都難以負荷,也會發生很多災害,例如大範圍淹水、土石流等。再往上到100毫米以上,就屬極端等級,極易致災!
20250802edi020
氣象署特別製圖,說明不同時雨量給人的感受。(翻攝自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
氣象署表示,台灣相對於世界其他地方已經是相當多雨,我們習以為常的時雨量,在其他地方已經是可怕的災難,而時雨量破百,就算是台灣也只有在特殊或極端天氣事件才會看到,甚至有很多人一輩子也不會遇到,可說是相當極端的降雨強度。
氣象署也提到,在看雨量資料時須關注時雨量,判斷「雨下多大」,一方面也要留意持續時間,判斷「總累積量」,才能了解這場雨的威力並做出合適的對應。
氣象署提醒,要注意豪大雨特報的「短延時強降雨」,由於短時間內很大的雨勢,容易造成積淹水、土石流等災害,防災、水利單位會以「短延時強降雨(short-duration heavy rainfall)」描述這個現象,當時雨量超過40毫米時,就會特別強調「短延時強降雨」的影響,提醒民眾注意淹水或小心溪水暴漲、山區落石坍方。以後聽到「豪大雨特報」發布時,也要多留意是否有「短延時強降雨」的影響!
更新時間|2025.08.02 18:0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